第157页

其中有不少明褒暗贬的话语,只是很是隐晦。

比如他在写见一位大儒时先说这早食吃的肉干不小心被雨水淋湿,一整篇文章描写那被淋了的肉干的味道是怎么难以言喻,自己的牙齿怎么受损,让人看了忍不住皱眉头,然后引出要见的大儒他因着牙齿不舒服只得尽量少说话,谈论时只觉外头的细小的声音是怎么聒噪。

而自己腹中空空的,隐隐腹中之声与外头的声音相互应和。

反正前后总给人很心烦的感觉。

让人很有代入感,像是一下子就被拉入了那个蝉鸣鼓噪腹中饥饿的午后。脖颈上皆是细密的汗水特地换上的华服被汗水打湿黏在身上,他却不能伸手摸一摸,只因为这位大儒十分重视规矩。

陈二牛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心黑想多了,反正他看完只觉得他想要强调的是这位大儒说话和外头的蝉鸣差不多,而且还特别聒噪规矩还多。

不过就算不做这种‘阅读理解’,陈二牛也觉得此人行文很有意思,极有意趣,其中还写了一名出身大族的名士即使‘折节’见了远化居士也会直挺挺坐着,根本不同人说话。

远化居士还给他起了个木头桩子的称号,全文丝毫没有受辱之感隐隐还有对这些大族的鄙夷,当然也有隐隐对某些名士的赞赏,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陈二牛觉得他写明褒暗贬的功力更深一些。

而且也算是科普各地有哪些名士了。

“先生,你看看这个,我觉得这游记很有意思。”陈二牛一连看了三四篇才有些回味地停了下来。

“哦?我也未看过这游记。”蒋秀才随手翻了翻,看过几篇后嘴角也带上了笑。

“真是个妙人,伙计这书有几册?”蒋秀才很感兴趣地拿着书问伙计。

“郎君手里拿的是这书的第一册 呢,这正本游记还未写完呢,不过现在也写了五册了。”伙计见他是想要买就说道。

“不知这位远化居士还有没有旁的书?”这人行文极有意思,连二牛这么对书一视同仁的孩子都喜欢,他也乐得买上一些。

“郎君真是问着了,这远化居士不光是写了这游记,还写了西域游记呢,两位也可以看一看,这府城里只有我们书铺里有。远化居士的游记就是在京城也是极火的。”伙计笑着说道。

这伙计的话不能全信,不过蒋秀才对着传说中的西域游记还挺好奇的。

“那这远化居士的几册书要两份,分开包。”蒋秀才又问,“我瞧着你们这里还有抄写的邸报。你们所有的邸报都要。还有这些文集诗集也是。”蒋秀才也看了些喜欢的书或是觉得适合陈二牛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