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二十章

穿越1974 水梅 1544 字 2022-10-27

温水烫苗,倒掉后在盖子上放入一张裁剪过的信纸,撒水浸湿,在把种子一粒一粒分开放在纸上,最后在盖一层纸,用手撒湿,放到门口能晒到太阳的地方晒,等发芽。

一排五个矮片,整齐排好,许安安又马不停蹄的去前院,在大家加盖用来放柴火的角落,挑三拣四的,从里面找到一大把大小一致的树枝,这个她是要用来钉木盆种葱的。葱冬天放屋内,有火炕,能越冬。

敲出一个长五十五厘米,宽十五厘米的长方形树枝结构木盆,在盆里用松叶把缝隙仔细叠好,许安安才去排水沟里挖泥,这里的泥黑,按她们养花的人来说,有营养,即使土质不合适也不会养死。

是的,许安安养过花,为了减轻烦闷,许安安上研究生后有独立宿舍,她就开始了,天天鼓捣阳台上那些花。

泥还不能立马用,许安安把木盆丢在院里能晒到阳光最久的位置,不动了,没有后世那些方便得农药,这土要暴晒,杀菌。

搞好盆,许安安在她精心挑选的房门口位置开挖,搞了块长三米、宽半米多一点的小菜地,许是做自己喜爱的事,许安安一点都不觉得累,又屁颠屁

颠的去了厨房,把灶台底部烧出来的草木灰挖出来用筐装,倒到菜地旁。

许安安转身进房把马桶拿了出来,浇了些在草木灰上面,就这么放着,等太阳晒干,晒透,到时候这些草木灰掺和进种植土里,养分更足。

这方法是许安安第一次进养花论坛看到的,那里面要么全都是爱干净的,只用化肥养,要么就是爱用这些土方法去搞出养分的,天天搁论坛里吵,超热闹。

许安安是骑墙派,哪个好用就用哪个,那这不是弄不到化肥嘛,就上土法子来了。

等后面只用草木灰也可以的,这刚开始,许安安还是觉得种出菜更重要,小细节,就不要管啦

----------------------------

果然如许安安自己预料的,过了夏收就好了,隔天上工,大家就被发配看水了,金家村临水而居,水渠这些都做得很好,一人看一片地,看完就等老会计来验收,合格就能收工,除了这个就剩去地瓜地里除草得活,不过这个都被村里人瓜分完了,好歹这个还能保住6公分一天,看水才4公分。壮劳力就都去砖厂帮忙了,摔砖要很多劳动力。

许安安用锄头当受力点,脸靠在上面,看着不疾不徐往玉米地里奔涌的水流发呆。这会已经是十点了,这一排六块地灌湿后,她就能封住这个进水口,去路口找老会计检查,过关就能回去,下午也不用在过来守。灌一次顶2天,后天在来。

一直到八月底村里除了砖厂、学校都是没什么活的,8月底开始收地瓜,收到9月初后面接茬开始收玉米。等9月底雪落之前,还能把冬小麦个种上。坡上后面炸开的大寨田全都用牲畜翻一遍,等来年春天在整地施肥种地瓜,大豆,高粱。

是咯,那边除开地瓜还种了二十多亩大豆,年底做豆腐、榨油的,十来亩高粱酿酒。居然还有棉花,芝麻,大黄米,那叫一个花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