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的反应太奇怪,吴小花被吓住了,脑子里回想了好几遍自己曾经办户口的流程,没觉得自己哪里有问题,才说:“十五啊,怎么了?”

闻言,女警官停下笔,找来自己的上司,询问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领导过来查看了吴小花填的表格,一一看过后皱起眉头,仔细询问:“你是在徐城出生长大的,现在十五岁,怎么要过来滨城办户口?”

吴小花已经在路上想好了理由,说:“我是孤儿,一直在村子里吃百家饭长大的,现在也不念书了,所以想来这边做点生意。”

然而领导跟女警官对视一眼,拉了椅子坐下来:“是这样啊,国家一直很关注青少年的问题,草案已经出了,我们这边到时候肯定要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事情也都提前准备着了,你这个年龄,在草案里,归在了未成年里面。”

只有三年级文化的吴小花不太听得懂对方的意思:“额……未成年怎么了吗?是说我没到十八岁的意思吗?”

“你才十五岁,没法承担法律责任,我们现在给你开户口,基本上就是靠在救助机构,如果给你开了,等到法规真的下来了,你还得来改,我们也很麻烦啊。”领导有些为难。

其实就是眼看着国家要抓未成年的问题,法案都是催着做的,不管正式法案还需要几年出来,领导都不想随随便便处理了十八岁以下青少年的问题。

十年后关于未成年、户口、身份的问题都慢慢完善,办事也方便很多,吴小花从来没想过,重来一次,自己成为了未成年,会面临着这么多的问题。

好像曾经在鸡头村,大家都不会把十几岁的人跟大人分得特别开,毕竟十几岁已经能结婚生孩子了。

看吴小花不说话,领导叹了口气,又说:“这样,你这边出生的时间是不确定的,那你可以把年龄写大一点,按十八岁算,也行。”

现在才一九八|九年底,年龄是可以稍微改动一两岁的,有些人为了方便干活,就会改大,有的人为了念书,也会改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