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他们在竹林寺,他给关澜念庄子,读“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也读“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一句句,一篇篇,教的都是人要不被外物所惑,践行自己的道。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关澜没忘,倒是他这个教人的忘了。
余沙忽然感到一阵极释然的快意和无边无际的悲哀。他就那么看着关澜,一阵酸涩从心口冲上鼻尖,眼眶里忽然就有泪,簌簌地流了下来。
关澜一见这眼泪就懵了,他不过是想跟余沙把话说明白,再好好问一下这人这些天以来到底是闹的什么别扭。如果只是因为行事困难,和他有了交情不愿麻烦他那真的大可不必。他关澜这一副身躯还是能自己说了算的,不过是刀山火海,若是志同,怎么不能一起去?
可是他没想到余沙会哭,他不由自主地松了手,余沙靠在墙上,流着泪看了他一会儿,慢慢又坐了下去。把头埋在膝盖上,哭得越来越凶,几乎止不住。
关澜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余沙哭成这样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去外面叫人,旬二或者窈娘,任谁都应该比他能应对这个光景。
可他终究还是没去,脚跟灌了铅一样地留在原地,半晌,放弃一样地蹲在余沙面前。尴尴尬尬地开口:“你……我也没说什么。怎么就哭成这样。”
余沙哭得泣不成声,实在是多不出一张嘴去辩解他这眼泪得来由。何况就算是能,也有许多话,是他羞于说出口的。
他恍恍惚惚地,脑子里其实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当年在竹林寺里,他遇见了关澜,教了他认字读书,实在是他此生不可多得的福气了。
他没能救得了牡丹书院,没能救的了当年竹林寺里那个女人,没能救的了陆画,也没能保住旬二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