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页

落水沉沙 榉木无青 812 字 2022-10-27

第一百四十七章

转过年去,又是春天。

这一年是建恩七年,天下还是和往年一般的乱。

谢氏这些年得过且过的朝廷,似乎又碰上了霉运,开年就是一场蝗灾,中原各处,不说老百姓手里的田,连几处军队屯田的地方都遭了灾。原本已经止住的百姓南逃的迹象又冒了头。

可就是逃到南边也不好过。今年的雨水比去年更丰沛,连着下了一月的雨之后,漓江自然决了堤,淹了沿岸不少地方,漓江城自然也遭难。流离失所的百姓和南逃来的人隐隐在漓江往东的地方又有了声势,像是投奔了水寇,有点要起义的意思。

南边乱,朝廷也难过,地方上从开年就一直上报各地的灾情,朝廷挑了几个地方免了税,其他的也都没法管,让地方上自己去想办法了。众所周知,建恩朝的皇上谢舒只是个花架子,不上朝,背后的翟家势大,府兵甚至超过了驻守定州的城防军。翟家的势力盘踞在定州东北和东南一带,其他的地方他们不管。据说每天早朝上都在吵架,死谏的大臣也有,就是都没起什么作用。

而此时此刻,北境那边,关净月也有动作。

北境王府的兵力,向来是以雀获以南的辽定关为界,绝不往南一步的。这年过了春天,关净月却忽然上了一道奏折,说在辽定关南面发现了鲜卑人的踪迹,害怕中原有人与之暗通款曲,上请希望能出兵进辽定关。

关净月是司马昭之心,谁都看得出来。但是这折子批与不批意义也不是太大。朝廷置之不理到了夏天,正被水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关净月又上了一封折子,说北境世子在中原失了踪。怀疑是鲜卑人的阴谋,终于还是带着军队站到了辽定关的门槛上。

朝廷急的没办法,又调了翟谡以荡寇的名义驻守在辽定关外百里的丰城。和关净月的军队隔着辽西走廊,总算是止住了北境军队南下的步伐。

拆了东墙补西墙,翟谡一走,东南边的山匪和水寇又渐渐嚣张了起来。本来就又吸收了不少难民,终于在建恩七年夏天的尾声,起义了。

朝廷无将可用,是剿是抚吵了半个月,终于还是出了兵。只能庆幸这些人原来都只是些农民,靠人命去填,堪堪镇压住了这波起义的声浪。只是一来二去,战火又掠过了整个中原腹地,甚至包括偏安一隅许久的漓江。许多南边的商贾不得不放弃了茶盐商道这条近路。绕行永嘉古道,从西北方进入定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