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绍从信心满满到跌落深渊,从「万元户」「专业户」「富裕户」变成了欠债大户,从经常风风光光地到乡里县里开会作报告、受表彰,到出门受嘲讽、在家受埋怨,这个转变太大了,过程太快了。
河边村人更加肆无忌惮地将他当作笑柄,嘲讽他的话比之前更为尖酸刻薄。来自孩子的埋怨,让他感到愤闷不平又孤独无助。
很多时候,德绍都想上前去和那些嘲讽他的人理论一番,告诉他们时代的步伐在飞速地迈着,他们还蒙在鼓里不自知,还恬不知耻地嘲笑别人。
德绍还想告诉他的子女,自己的方向一点都没有错,自己的失败可能是命运安排,可能是自己掌握的知识太少,但那些有知识有见识的人都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所以终究来讲,还是读书太少、眼界太窄导致了他的失败。
正是因为自己早就有这样认识和体会,才会在艰难困苦的情况咬牙供他们读书。
可是他们读了那么多书,怎么能脑袋一点都不开窍呢?
还不如他这个只在祠堂里读了两年的人呢?
为什么他们本事和眼界一点都不见长,脾气倒长了不少,村里那些没进过校门的和只读了两三年村小的反倒还踏实肯干一些。
难道供他们上学真的是自己错了吗?
第47章 父子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