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郡南部捷报频传,但是在北边,吴起率领的大军却和魏军陷入了僵持了。
刚开始推进的还算是顺利,基本上吴起所到之处,魏军皆望风而降。
但是推进到壶关的时候,却推不动了。一来壶关地势险要,历来易守难攻。二来,司马懿带着赵国给的援军回来了。加上之前在这里集结着的四万大军,壶关整整集结了六万大军。
面对有六万大军的壶关,即便是有十五万人的吴起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尤其是寒冬腊月的,人家只要往城墙上倒水就行,那就是最好的防守工具。
壶关攻不破,吴起就得想其他的办法。从北边绕过去是个不错的办法。壶关口形似葫芦,所以才取名壶关口。如果从两边夹击的话,即便不强攻,困也能困死司马懿。
但是如果绕的话,一来时日颇多,北边示警,或许用不了多长时间嬴子婴就得叫停上党郡的战事。到时候打到哪儿算哪儿。那样的话,吴起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
再者说,即便北边能够坚持到吴起绕道来到壶关的后边,也很有可能被切断粮道,受到来自邯郸郡的赵军的威胁。
所以给吴起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就是正面夺取壶关,一个就是老实呆着,等待着局势的变化。
吴起选择呆着,静待时变。看着手中的战报,无奈苦笑。自己的十五万大军,竟然成了佯攻的军队,成了给李存孝和薛仁贵打掩护的军队。
而在南边,以汾水为界,东边的土地归薛仁贵,西边的土地归李存孝,两人正在疯狂的占领城池,最高纪录李存孝一日连下六座大小城池。而薛仁贵稍差一些,一日下五座城池。按照这个速度,不日就能够占领上党郡南部全境。
吴起也不能闲着,一面巩固壶关以西已经占领的领土,一面派彭越去防备赵军的偷袭。虽然现在赵匡胤忙着在赵国造反,但是也不能排除这货脑子抽抽要找点儿事儿呢。
毕竟,赵匡胤为了防备秦国,足足留下了五万大军在秦赵边境。吴起都想当面去问一问赵匡胤,北面匈奴都要打进来了,你还放这么多兵在这儿干啥?
吴起的疑问估计没人会告诉他了。而在咸阳的嬴子婴,却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