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姨娘对此只有感激,她是个聪明人,为着女儿,从不多与娘家人联系,还不时的叮嘱他们不可打着侯府的幌子做生意,更不能借侯府名头做坏事儿。
她越是如此,周夫人待她就越是宽和,所以她在侯府的日子过得十分不错,尤其是在赵寄雪定亲之后,更是没有什么所求了,如果有,也是求女儿嫁人后一切安好。
用了饭,赵寄秋陪着李姨娘喝了茶方才告辞回去了,李姨娘站在门口目送着她离开,满脸欣慰。
……
濯清院——
长兴侯熬到现在整个人瘦得脱了形,越发显得老态龙钟。
要知道赵家从无丑人,长兴侯不过知天命之年,在赵其光未出事前,一向保养得很好的他,与世子赵其远一起出门,人家都道他们更像兄弟而非父子。
长兴侯爱子情深,幼子遇害他有心无力,哀莫大于心死,不过是在勉力支撑罢了。
赵德原是长兴侯身边的长随,打小伺候的,后来长兴侯继承了爵位,老管家就到庄子上荣养去了,赵德这个侯爷的第一心腹就做了管家,直到现在。
要说最心疼长兴侯的人,除了儿孙外,就数赵德了,他看着侯爷一天天的越来越消沉,有时恨不能替了主子去。
他不敢强迫侯爷,但还是会定时给他喂水或米汤,侯爷便是不愿也没有力气拒绝他,赵德就越发上心了。也好在侯爷年轻时练过武,后来又多注重保养,身体底子比一般人强上许多,这才没叫出事。
赵德刚喂完长兴侯小半碗米汤,外面进来一个小厮,捉急忙慌地悄声禀道:“三姑娘在外求见侯爷。”
谁?三姑娘?赵德以为自己听岔了,三姑娘不是还昏睡着没醒呢吗?他虽然一直在濯清院伺候侯爷,但府里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是绝瞒不过他的。
因怕侯爷胡思乱想,意志消沉,也想要让他知道府里的情况,所以府里大大小小的事他每日都会一一说给侯爷听。
每次说到三姑娘时,侯爷的情绪都会有一丝不易察觉地变化,要不是他伺候了多年,还真难发现这一点,于是他就更加不动声色的多说三姑娘的事给侯爷听,自然也会说三姑娘的病,就是想让侯爷放不下心,果然这几天侯爷喝米汤时都不如之前那般抗拒了,有放不下的就好。
赵德知道世子夫人去请了太医院的曹院使,只说是人累着了,所以睡得沉,也留下了药,应是无大碍的,他把这些说给侯爷听的时候,能明显地感觉到侯爷松了一大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