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忽地又想起一旁至今都非常安静的小兄弟,忙又道:“大师,这是在下的好友,被这雨误了下山的时辰,又淋了雨有些不适,您看方不方便也给安排一下?”
赵泠音听了他的话挑了挑眉,暗道,看来不需用自己的那套借口了,他恰好都给她圆上了,倒真是要多谢他,尽管这于对方而言可能不过是举手之劳。
不过一码归一码。
方慈大师不动声色地打量了赵泠音和玉关一眼,发现这二人年纪都不大,又一副初出茅庐温良无害的模样,暗暗点了点头,见俞世宁开口,也就顺势应道:“两位小施主既不是外人,自也是方便的。”
赵泠音向方慈大师拱手谢道:“多谢大师。”
方慈大师笑眯眯的,道:“施主无须客气,尽管先住下。”
说着,示意一旁的知客僧带他们去客院,跟俞世宁二人住的院子相邻。
刚安顿下来,就进来个六七岁的小沙弥,送了些治伤寒伤风的成药,说是方慈大师特意叮嘱给她送过来的。
小沙弥年纪不大,口齿还有些不甚清晰,有些憨憨的,赵泠音俯身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从玉关的荷包里掏出两块裹了糯米纸的如意糕,塞在他手里,温和地道:“这是答谢小师傅的。”
小沙弥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光光的脑袋,眼睛却没离开过她手里的两块如意糕,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要长身体的时候,寺里虽不会饿着他们,但难免都是定食定量,再加上小孩子嘛,总免不了贪嘴的,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小沙弥见她执意要给,推辞不掉,很高兴的收下了,“谢谢施主。”
说完就一溜烟地跑开了。
赵泠音笑着摇了摇头,回头见玉关已经收拾好床铺了,她就准备先歇下了。
外面又响起了敲门声,玉关得了她的示意去开门,见是俞世宁。
他站在门口往里面探了探头,问道:“小兄弟还没睡吧?”
玉关面无表情地站着不吭声,拒绝的意思很明显,赵泠音只好从里面出来,问他:“俞公子有事?”
俞世宁见她衣衫整齐,便不见外的走了进来,“就猜你还没休息,我过来看看你怎么样了?不是身体不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