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句话说出来之后我就后悔了,竹哥都不知道哪年那月搬出去了,他住的那会,估计这个大爷还不知道在哪里了……这大爷又怎么会认识竹哥呢……
但大爷听到我说竹哥的名字,愣了一下,并且微微张开了嘴巴。
“xx竹?”大爷指着我问道。
“怎么?您老认识?”
“是不是以前在xx单位当临时工那个孩子!!”
我去……这是歪打正着吗?这老爷子居然认识竹哥?
“您,认识吗?”
“当然!xx竹可是我们村当年唯一能考上xx大学的孩子呢!”
“额……好把……您原来认识他……”
“是啊……他现在已经去大城市去了,不在这里了。都两年多了吧”
在我追问之下,这才得知,这个大爷竟然和竹哥曾经是一个地方的人。而竹哥当年能住到这里,也是这个老大爷给他介绍的,因为这里房子又便宜又大,竹哥只需要花很少很少的钱就能租到一个很不错的房子,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当年竹哥那个月的开销直接少了好几百………………
竹子自幼就是一个苦命的孩子,父母离婚,得不到关爱,在他的人生中,这样的“帮助”其实还有很多。
但帮助再多,幸福的生活还得靠自己努力去闯,而不是等,靠,要。
多年接受帮助的习惯,让竹哥对别人的给予产生了一种理所应当的想法,这种想法让他丧失了很多对他的援助……
对,他产生的想法就是,就是不管别人怎么对他好,他觉得那些都是应该的,而不是去想,大家都只是可怜他,所以才会这样……
后来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越来越不喜欢他,之后的大家对竹哥也就慢慢的不再搭理了……
而且再加上竹哥这个人本身就有点问题(认不清自己的定位,看不起和他同样阶层的人……这一点从他看不起那些打工的人上就有体现),所以到后来竹哥才会有那么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