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背着羊腿来提亲

…………

屯子里风大,河套里的风更大,卷起沙窝儿里的积雪升级成了“白毛风”。有一个人背着个麻袋,从宝茵河上游大步流星地走来。上身的羊皮袄已经变成“白茬儿”的了,原来是落满了雪花。此人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脸上短茬儿的络腮胡子已经挂满了白霜。嘴里和鼻孔呼出的哈气变成白雾,立即被大风吹得无影无踪。

这位匆匆的“行者”就是鲍石头,四十二三岁的样子。他家住孔雀屏草原的桂丽丝嘎查,距离月牙河村大约二百里地。嘎查是蒙古旗地区特有的称谓,就是“大队”或者“村”的意思,“桂丽丝”是蒙古语,翻译过来是“山杏”的意思。“长满山杏的地方”是以放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小村庄,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牧点,每家有个上百只羊不在话下。

鲍石头途中倒了两趟客运班车,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月牙河大队,他要到包巴音家,两人是相识多年的好朋友。天寒地冻的季节没有山杏可拿,所以,他麻袋里背的是两条羊大腿。

有朋友顶风冒雪远道而来,并且带着“重礼”,怎么能不让包家人高兴呢?两条羊腿啊,一年都见不到什么肉的月牙河大队,那是够包家人对外炫耀半年的,多有面子!

二十二岁的包代小更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一直抿着小嘴儿,努力控制着不让自己乐出来。包代小是包巴音和吉雅的长女。据说,当初一直盼着孙子的包恩和得知儿媳妇头胎生个女孩子,有些遗憾,便坚持给起名儿叫“代小”,希望她能给“带来个小子”。说来还真奇怪,三年之后吉雅真就生了个“带把儿的”,就是包牧仁。

包代小和妈妈吉雅在厨房忙着做饭,无非就是酸菜、萝卜、豆角干、茄子干之类的,好在有鲍石头带来的羊腿肉,配在什么菜里都好吃。

里屋,包巴音陪着鲍石头在喝茶聊天,鲍石头不时与躺在炕头儿的包恩和老人聊上几句。当然,老人说话有些含混,不仔细是听不清楚的,两人只是为了哄他乐呵乐呵,至于老人说的是啥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客套话儿都唠没了,包巴音抽尽两锅旱烟了,见鲍石头还不往正题上引,心里头就有些着急了。

啥是正题?当然是儿女的终身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