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江湖绰号名不虚传

包巴音抽了一口烟,说:对了,莎林娜,你在煮碎苞米的时候,别忘了少加些牧业盐。

莎林娜说:知道了。我们一点儿养羊的经验都没有,就冒蒙儿养呢,七十七还不愿意打听。我和他说最好贴补点儿苞米料,他还说“人还不够吃呢,哪能给这些牲口”,气人不气人。巴音大哥,今天亏得你说话了——我们都不知道咋感谢你才好了。

“感谢个啥。我就知道七十七和我一样好面子,恨不得万事不求人,嘴怒,茶壶煮饺子,肚子里有数却倒不出来。”包巴音笑着说,“七十七,有不懂的你就找我问呗,我还能不告诉你?好了,我走了。”

七十七:巴音大哥,喝杯水再走吧?刚烧开的。

包巴音:不了,真的等你家羊养得肥肥壮壮的,成帮成群了,杀羊时我来吃肉。

七十七:肯定没问题。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舍不得投入就收不到效果,这话一点儿不假。按包巴音的指点,开始给羊加料,七十七家的羊真的长得壮了。等青草能吃饱肚子的时候,羊群里只只都水灵灵的了……

…………

干劲儿足了,就会感觉日子过得快。转眼就到了夏天,庄稼绿油油的,长势喜人。青草长高了,羊能吃饱了,但是,安家的羊反而不如前一段时间胖了,什么原因呢?原来,安七十七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土地上,就忽视了放羊,像莎林娜说的那样,他又犯的“大头儿不算小头儿算”的毛病。

不只是安七十七,整个月牙河大队的人都在土地上卖足了力气。别看没有像原来给生产队干活儿时劳力集中的大会战,可是分散到各家各户自己的土地上,都有了使不完的劲儿。

太阳走到天空正中了,过了十二点,还有人不愿意收工,顶着毒日头继续铲地、锄草。都期盼着今年风调雨顺,人努力、天帮忙有个好收成,不仅仅是能顿顿有饱饭吃,最好是上缴公粮后还有余粮换些零花钱。

土地制度改革了,好日子就离农民越来越近了。

童家三兄弟扛着锄头从远处走来,说说笑笑要回家吃午饭了。

这哥仨都已年过三十,在月牙河算得上是有一号的人物,因为三兄弟都会杀猪宰羊。这是跟父亲学的手艺。虽然曾经有一段时间割什么尾巴的时候不允许个人养猪养羊,兄弟三人杀猪的功夫就成了“屠龙之技”。如今政策放开了,英雄多少有了些用武之地,三人又“扬蹦”起来,走路开始大幅度甩膀子了。

当然,“屠夫”之称只是三人“成名”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兄弟三人各有外号,就算比不上“活字典”那么声名远播,在月牙河绝对是家喻户晓。只是三兄弟脾气较臭、人性较差,六亲不认、唯利是图,便很少有人称他们的外号,因为一旦他们不高兴就会不讲究情面狠狠地损你一通。于是,月牙河人形成一个共识:尽量不当面叫他们的外号,挨顿“狗屁呲”犯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