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臣妻为后(八)

皇宫里四处春花绽放,虽然春天已经接近尾声,宫中后花园里春意依旧浓盛。

过去,皇宫总是寂寞空静的,因为年老的太妃们都被放逐到东西六宫之外的冷宫之中,许少出现在人前,六宫中只有皇帝皇后和长公主,许多宫殿闲置下来,到处只有宫人侍卫在走动,看上去死气沉沉的,没有半点人气。

但自从皇帝接受了世家提出的纳妃之事,便不断有出生显赫的世家贵族之女入宫。

不是正常的选秀,这些人都跳过了繁琐的流程直接被纳入宫中,入住各个宫殿,六宫很快变得热闹起来。

例如这一天,后花园里又有世家女们围在一起,开启了赏花宴。

赏花作画,流觞曲水,诗意盎然。

花团锦簇之中,少女们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给花园里增添了别样的颜色。

待靠近,才听清她们在谈论着什么。

王家女头戴八宝攒珠髻,身穿金蝶穿花裙,看上去傲气逼人,“来了这些天,你们可见过那个萧氏女?”

在进宫之前父亲就和她说过要注意那个女人,但是入宫快一个月了,那人似乎都没有出过宫。

谢家女身着绿萼梅花裙,气质清丽脱俗,她轻笑:“听说是因为之前冒犯了皇后,被陛下禁闭宫中,说是罚,我看倒是在保护她。”

这样一来没有皇帝的吩咐,萧眉就不能出来,但她们这些人除非被萧眉邀请进,不然也没法看到她。

刘家女眼里露出鄙夷,“哼,不过是小家子气的贱民,竟然毫无尊卑,敢冒犯皇后,也是陛下宠她,不然早就在这宫里呆不下去了。”

“说起来皇后也是经常不见踪影,这段时间我想去拜见,总是被拦在外面。”何家女道。

除了陛下在哪一宫过夜后,未央宫照例送来赏赐,其他时候未央宫的人也根本不出现。

“罢了,未央宫的人不出现是好事,说明这咱们这位娘娘心放得宽,不会嫉妒新人,倒是那萧氏女听说得了陛下的宠儿,之前在宫中嚣张的很呢。”

“哼,再得逞也不过是以色示人,迟早有一天要被拉下去。”王家女不屑一顾。

听到这话,其他人眼神波动,心里多少有些想法。

妾,不过是以色示人的玩意,她们这些本可以成为一家主母的世家女,哪里甘心当妾呢?

即使是在宫中,作为天底下最尊贵的男人的妾,对于世家女们来说也是一种屈辱。

不过既然来到宫中,就注定了她们彼此之间要进行厮杀,直到最后有一个人当上正妻。

各家族长都和她们女儿提过,虽然目前国公府势力仍然不可小觑,但皇帝对国公府抱有怨言,迟早会将温家过河拆桥,到那时候皇后地位不保,她们就能将后位夺来了。

谢家女道:“如今皇后和陛下关系闹得僵,不必多虑,但若是那个萧氏女抢先生下皇子,恐怕就有些不妙了。”

“陛下虽然同意纳我们进来,但他一个月也就每人临幸过一次,其他时候还是待在流云殿里。”

她们相互对视,确认到对方的情况也是一样,不免有些担忧。

王家女站起来,“怕什么,萧氏女再得圣宠毕竟只有一人,等哪天陛下对她腻了,她就自身难保了,何况咱们世家这么多国色天香的姐妹,就不信陛下会无动于衷。”

有人调笑地看了某人一眼,“就是,赵姐姐不就是被陛下第一个叫去侍寝的。”

赵家女红了面颊,嗔她,“不过是巧合罢了。”

众女心中各有谋算,而将这些谈话收入耳中的萧眉心里也一阵发慌。

确实皇帝在她那里过夜的时间最长,一个月差不多有快二十天都去找她,努力让她怀上孩子,而其他女子不过每人分得一天。

可是快两个月过去了,她肚子依旧没有任何反应,若是再这样下去,难保那些世家女中不会有人突然中招,或是得到陛下的另眼相待。

不行,她绝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萧眉唤来信任的侍女,“那些药都下到各个宫殿里了吗?”

她入宫以后冠宠六宫,并不是一事无成,上次不知为何被云鸾抓住,但后来皇帝亲自给了她一些人脉,再加上那些主动投靠她的人,总有暗线能派上用场。

况且她也没害人,只不过是给那些人提供一些混在一起能起到避孕效果的香料罢了。

即使陛下知道了也不会怪她。

萧眉确实猜对了薛旭的心思。

这个情况,他根本不想让世家女怀孕,不然那些世家有了依仗,气焰只会更加嚣张。

在薛旭心中,只有没有母族背景,深得他喜爱信任的萧眉才是最合适的孩子母亲,所以在知道萧眉的动作后,他默许了。

但萧眉心思算尽,与世家女斗的难舍难分之时,却忽略了另外一个可能对她产生威胁的人。

日子过得太快,温茹筠一晃眼,才发现自己来到巾帼书院快两个月了。

虽然云鸾说她学过的东西很多,可以随便开课,但温茹筠一直觉得自己比起那些真正的先生们差之甚远。

而且她学的东西太过阳春白雪,不适合平民谋生,所以她只是在辅导着那些初学者,并向感兴趣的人教授琴棋书画和贵族女子的礼仪。

只是温茹筠没有想到,纵使她这位温先生好几天才出现在书院里一次,教授的内容也不实用,但还是有很多女子喜欢来看她上课。

学堂外的院子里,许多妇人边等候孩子下学,边神情陶醉地听着里面传出的琴声。

“温先生弹的真好听,可惜我手笨,不像女娃娃一样灵活,也没钱买那样昂贵的乐器,不然真想学着弹一首。”

“若是我家女娃娃也能学个温先生的一招两招,那以后就不愁嫁了。”

说到婚嫁,妇人们自然把话题扯到了温茹筠身上。

“温先生说到底还是个小姑娘,这么年轻就没了丈夫,以后可怎么办?”

“若不然我们帮温先生说说亲事?”

“正好我家堂弟今年十七还未娶妻,是个能疼媳妇的人,要是温先生愿意嫁过来,我们全家都把她当祖宗宠!”

“那我侄子也很好啊,不到二十就考上秀才,下次春闺说不定还能中进士!”

妇人们七嘴八舌说着自己认识的年轻俊生,恨不得马上替他们把温茹筠娶进家门。

毕竟温先生年纪还小,人长得标致,还懂那么多她们没听过的东西,一看就是大家小姐出身,就算二嫁也是抢手的对象。

王大姐和温茹筠关系近,打断了她们,“别说了,温先生说过她不打算再嫁,再吵闹小心温先生生气了。”

还有一句话她没说出来的是,温先生条件那么好,你们那些亲戚哪里配得上她。

琴音结束,小女孩们叽叽喳喳地缠着温茹筠,向她请教,想让她再谈一曲。

时间已经不早,温茹筠算着如果不回宫就来不及了,只好歉意地看着小朋友们,“先生要回家了,下次先生再教你们。”

孩子们失望又乖巧的应了声好,“先生我们等你!”

识别学院里的先生和学生们,温茹筠走出书院,来到附近的巷口,绛玉已经在马车里等着他。

绛玉手上拿着一纸包的糕点,递给温茹筠,“娘娘,这是奴婢在街上买到的青梅糕,您先填填肚子,回宫还要小半个时辰。”

温茹筠出宫之后就喜欢上了民间的一些零食,比如酸甜可口的糖葫芦和街上老字号的青梅糕,自从吃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

绛玉看着温茹筠津津有味地吃着青梅膏,不由一股子牙酸,“娘娘您不知道,这家店都快认识我了。”

温茹筠好奇道:“为何?”虽然她只要出宫就会让绛玉去买糕点,但这家老字号的生意特别好,怎么会记得住绛玉一个人?

绛玉笑道:“因为他们家的青梅糕和其他糕点不一样,口味奇酸,平常除了孕妇都没人买,所以青梅糕总是卖的最慢,他们说还是第一次见到小姑娘买这么多青梅糕吃。”

绛玉也不过比温茹筠大两岁,店家以为这个清秀的小姑娘隔几天来一次是自己吃,就记住了她。

温茹筠跟着笑了,“哪里酸,这不是刚好吗?”她继续吃起来。

或许是和民间女子接触久了,她也不再那么讲究贵族之礼,要是换做半年前,她才不会在马车里这样说话又吃东西。

等温茹筠回到未央宫时,夕阳已经染红了皇宫上空。

不知为何,明明回来的路上刚吃过青梅糕,温茹筠刚坐下就觉得肚子又饿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想叫绛玉去传膳。

“皇上驾到——”

外面突然传来了皇帝驾到的声音。

皇上来这干什么?

温茹筠神情莫名,又不得不站起来出去行礼,“参见陛下。”

薛旭神情复杂,看见温茹筠,脸上竟然露出温柔的笑,他将温茹筠扶起来,“筠儿,好久没有来你这尝尝未央宫的大厨手艺,朕甚是想念啊。”

无事不登三宝殿。

温茹筠心里浮出了这句话。

她观察薛旭脸上的表情,猜不出他到底想做什么,只好先让绛玉去传膳,然后再随机应变。

很快,晚膳被端了上来。

厨房考虑到皇帝的存在,将一道道山珍海味陆续摆到了桌上。

温茹筠看得皱起了眉头。

她一个人吃的时候口味比较清淡,再加上最近不想吃大鱼大肉,她的晚餐已经许久没有这么丰盛,让她毫无胃口。

皇帝却没有注意到她的表情,他不知出于何目的,竟然推开侍女,主动拿起勺子为温茹筠盛了碗山珍鸡汤。

他贴心地把碗放到温茹筠面前,像是丈夫在关心妻子,“筠儿,这汤不错,看你最近消瘦不少,也要多补一补。”

薛旭越殷勤,温茹筠就越觉得他不怀好意,她拿着勺子,不肯动。

见她不动,薛旭的笑僵了僵。

在他心里,温茹筠始终是那个从小陪伴他,无论如何都会喜欢他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