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 90 章

就在时,沈泽延开口了:“小姑娘皮一点很可爱。”

苏映“嗯”了声继续往下:“然后你的妻子是二婚,二婚这点她也没瞒过你……再接着有一天……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那时候你已中年,然后突然发现你女儿不是亲生的,她亲爹就类似于隔壁家老王。”

虽然全是虚拟语气,与虚拟内容,但沈泽延听着还是忍不住太阳穴一抽一抽。

苏映见他不应便小心翼翼地抬起眼,默不作声地打量,然后小声补充道:“在这种情况下你会作何感想?”

“苏映,”沈泽延抬手重重地揉了揉太阳穴,很是头疼,“我不会有太多感想,因为这种假设本身就不成立,我们都不会背叛彼此,你也别为了个假设,对自己太狠了。”

苏映给两人各倒了杯水,将其中一杯递给他:“你就发散思维想一想吧……可能是因为性别与生俱来的差距,我觉得自己是没法设身处地地以男性角度思考问题。”

沈泽延

自然知道苏映为什么这么问,不过还是这么开口:“这种情况本来就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更何况不论是这个家,还是别墅那栋,我们都没有邻居。”

“你这么说好像也挺有道理的。”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提议道,“那如果你把你当成我爸呢。”

沈泽延想了想,问:“如果你爸一开始就知道了呢?”

……是的,如果一开始苏平宁就知道了?

只不过这一想法才刚蹦出来,便被苏映压了回去。

姑娘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不可能,如果他一开始就知道,那也不可能对我那么好。”

在小说或是电视剧里,继父继母多以恶毒的形象登场,而苏宁远对她很好。

即便现在苏映拼命回忆过去,也很难找到一丝一毫的不好。

如果真要说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职业的关系,父母特别忙,都是“空中飞人”,国内国外地忙。

沈泽延:“你父亲对这件事是否知情,我们作为外人不得而知。”

“如果直接问不是很方便,那么在拿到确切结果后,也可以试试从你妈那探探口风?”

苏映“嗯”了声,揭开蒸笼的盖子,细小水珠在瞬间蒸腾而上。

“这个问题你问过你哥了吗?”他随口问。

苏映想都没想,直接道:“还用说吗?就易珩川的性格,肯定接受不了自己被绿,抡起拳头就是一顿。”

“苏映,其实一般男人都会这么想的。”沈泽延边说边将粽子一一夹进盘里,“没人突然能接受女儿不是自己的。”

姑娘趁机把话题带了回去:“那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妻子生了别人的孩子,你会因为这个和她离婚吗?”

沈泽延重重地闭了闭眼,很认真地给了个答案:“这个不好说,但崩溃是肯定的。”

苏映愣了下,瞪圆了眼睛。

显然是没料到沈泽延的容忍度居然这么高。

“诶,你怎么可以这样,这已经是原则问题,如果角色对调,我肯定是不可能原谅……”

话还没说完,姑娘就被身后的人一把拎了起来。

她后知后觉地眨了眨眼,觉得沈泽延应该是对自己的答案不满意,委屈巴巴地开口:“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而作为一个有原则的人我

自然是不可能在……”

说到这,苏映被沈泽延放到了中岛台上。

厨房关了火,但粽子的香味还是格外明显。

“所以苏映,觉得我没原则?”沈泽延挑眉但笑不笑地看着她。

姑娘不争气地没了声,但头还是点了。

沈泽延:“所以啊……我已经被沈太太吃得死死了。”

“那也不能不要原则。”苏映顿了顿,“还好我超专一,不是渣女,不然你惨了。”

沈泽延:“问你个问题。”

“嗯?什么事你直接说吧。”她应。

“那你有没有被我吃得死死的?”男人问。

苏映回忆了一下过往,几乎是本能地把脸埋进他怀里,胡乱蹭着:“我们一见钟情呐……”

虽然都是一见钟情,但苏映却能确信,沈泽延当时萌生的好感是出于理智与欣赏,反观没见过太多自己,虽在友人面前自诩理智,实则已在沦陷的边缘疯狂试探。

沈泽延弯了弯嘴角,扬着眉“嗯?”了声。

苏映咬唇:“我的意思是,早、早就沦陷了……”

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答案。

“那要不然现在再沦陷一次?”沈泽延眸光中含着浅浅的笑意。

接着窗外光,苏映从他清澈又深邃的眸子中又一次看到了自己难为情的表情。

茫然抬头:“啊?你刚刚说什么了?”

“我刚刚说,想现在和你互相沦陷。”男人笑着开口。

苏映没懂,可下一秒感受到来自中岛台冰冷的温度后又神领意会,不禁小声喃喃:“这里可是中岛台……”

“那又有什么关系?”沈泽延把她垂下一缕发丝拨到耳后。

而后,俯身偏头,将吻落下。

耳根下方的位置一直是属于苏映的敏感区,她此刻的反应就像西西平时炸毛时猛地一抖,然后下意识地用指甲挠了下沈泽延的手背。

……

……

反正这一回,怎么说都是沈泽延得逞了。

在对话的开头曾多次强调“原则”一词的苏映,在后来求饶时,也成了一个没原则的人。

在端午假期结束后的那个星期三,苏映收到了检测机构的短信通知。

不过她当时正在赶在台风前去附近的一小岛上采风,并没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一消息。

“每次采风出游碰到这样的天气,我都挺矛盾的。”身旁,于小琪开口。

苏映抬头看了眼阴云密布的天,笑着说了声:“的确。”

采风出游,即既采风又出游。

阴天不下雨,之于夏日出游,无疑是个好天气;可之于采访拍照,则截然相反。

“对了,”于小琪开口,“苏映你也太不够义气了。”

“我哪里不义气了?”苏映正在给相机换镜头,突然被点名,便特别纳闷。

于小琪懒得绕弯子,直接挑明:“要不是我例行翻杂志,都不知道你寒假那会儿的照片登上《国家地理》了。”

苏映愣了下,这么回应:“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然后就忘了。”

《国家地理》是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的杂志之一,内容侧重于地理、历史、及风土人情。无论是照片质量还是印刷水平,都属于业内顶级水平,就和科研人员为在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不懈努力一样,人文摄影圈子里的大家都梦想着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发布于此。

“这么值得高兴的事都不告诉我,你也不像差一顿饭钱的人。”于小琪不满地哼哼。

苏映这才想起去年的时候就答应过于小琪,如果说拍摄的照片能被《国家地理》选上那么一定请她好好吃一顿大餐,可能是今年运气好,她不但被录用,还一连被选上了两张。

“是真的忘记了吧……”苏映无奈地叹了口气。

于小琪疑惑:“顺利毕业,又没怎么接单子,你最近也没什么事要忙吧?”

“事情少,烦恼多。”姑娘幽幽地说完,灵机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