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小酒馆儿

酒馆里有好多已经酿好的桥酒,是爷爷奶奶家乡特产。依据药食同源理论,进行配方优化。在民间泡制药酒的经验上,以江南优质纯粮蒸馏酒、山药、龙眼肉、肉桂、覆盆子、罗汉果等药食材而成。还有爷爷奶奶自己酿的米酒,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口感极佳。

只可惜这酒品少了些,客人自然也少。

肖寻总是凌晨3点起床,帮宋旖将发酵好的米糟进行压酒,压够一天的量即可,完事之后再去睡个回笼觉。

因为小池寒的病,酒馆就定下了规矩,每天只卖七个半小时的酒,上午8点到下午三点半,至于其余时间段,虽然客人少,酒馆也概不接待。

一位叔叔是宋旖父母生前的好友,总是订她家酒馆的酒,也算是为了帮忙,这不,这几天又来了订单。

四个人一起包装桥酒,闻着酒香,陈年不禁背诵一首《桃花庵歌》来缓解大家这几天的心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真是一种文人非凡超脱的气质。”宋旖温婉地笑了。她看起来很热爱生活,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但愿她是真的不被过去影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

酒都装进小推车了,就差推走了。馆前还剩下一堆空坛子没处理。比起推小酒车,搬运空坛子更是个吃力活。

肖寻和终北辰留在酒馆干活,两个姑娘家拉酒也不吃力。工作就这么分工好了。

男人之间有男人之间的话题———

“你有工作吗?”

“超市送货员。”

“做了多久了?”

“很久了。”

“好好念书,宋旖说大学生活很丰富。”

“嗯。”

“听宋旖说你是她社长,在学校担待一下我们家宋旖,不对,宋旖很懂事,不需要担待,那就多照顾一下吧。”

终北辰:“……”

自从朱阳进了监狱,肖寻就又做回了送货员。

两个女孩子在小巷子里推着小车,巷子里院墙外还飘来一股饭香味儿。

“小时候这巷子里有个老人,经常给我和肖寻讲故事,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他手里经常出现的糖

果,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拿出来。虽然现在已经不在人世了。”

刷刷刷刷,是锅铲敲打铁锅,还有男生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