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过曹老,他们家作为泾县最大的家族,整个家族一年最多生产一万刀,而泾县还有一些小家族,可撑死了,泾县宣纸每年也不过才两万刀,而这两万刀,原来是整个天下读书人的用量,现在因为书画纸一竞争,销量减半,所以他们每年转给我的,最多一万刀。”
“一万刀也不少啊!”宅灵觉得这个数字很大。
“那你知道现代泾县一年产多少宣纸?”
宅灵摇摇头,“几万?十万?”
林泉拿出手机,搜了一个网页出来,给宅灵,“你看!”
宅灵凑上去,“泾县人民政府网?”
“看下面的那个飘红的标题!”
“热烈庆祝我县去年宣纸产量突破900吨~”
宅灵啪叽一下掉到床上。
林泉坏笑,“所以你担心咱们卖的宣纸太多真是多余了。”
过了一会,宅灵飞起来,一脸懵逼的看着林泉,“不是说现代宣纸产量很少么?”
“就是很少啊,你别光看重量,我来给你算组数据,一刀正宗泾县宣纸大约是3kg,900吨就是30万刀,我看了一些资料,这其中一半是要出口日本的,日本那边玩书道玩得很疯,每年都要从泾县大量进口宣纸,所以剩下大约15万刀,这15万刀,你放在全国平均一下是多少,一个省才几千刀,就算一人买一刀,也才够几千人,每个省光省、市书法学会都不止这点人吧!所以宣纸是真不多。
而且每年产的都是新宣纸,新宣纸并没有陈宣纸那么贵,一刀才三四千块,以现在的收入水平,那些玩书法,咬咬牙买一刀还是没问题。因此宣纸确实是供不应求。而且这还是在没有炒作囤货的情况下,可现在宣纸厂大量的宣纸,在刚一出厂,就被许多炒客论千刀论万刀的抢购一空,市面上的宣纸就更少了。”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