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游顺着大道一路走一路看。
她挑选人首先就要排除掉那些个年级太小的、好吃懒做的,最好能够挑到母亲带孩子这种组合。
一则能够带着孩子一路逃来金陵,这位母亲必定心性坚强或者身体强壮。二来孩子是希望,沈游无论如何都要挑到孩子。三来沈游本身在外形象尚且幼弱,一旦挑了个壮年男子或者是大家庭,万一对方欺主、抢钱、乃至于直接把沈游弄死然后逃亡,沈游是绝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的。
强壮的男子在每日一碗稀粥下,缓过一口气来至少还有机会进城打零工,就算去码头卸货都能活下去。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加孩子的组合却极易在这样的天灾中死亡。
沈游手上的钱财是有限的,她必须仔细衡量每一文钱,只能够救那些有希望或者符合要求的人。
第52章
沈游一面沿着道路慢慢的走,一面细心观察。
插草标自卖的多数是身体羸弱的老人、孩子或者是比较年轻的女子,而养一养就能用的人或者是壮年男女会迅速被一众高门大户的管事们挑走。
这样的灾年是世家大户们充实隐户的大好机会,他们借此机会不断地充实自家的势力。强盛的大族们家中田产甚至可以高达万亩。全是他人主动投献加上大族主动购置的田产。这些田产需要大量的人手耕种劳作。更别提还有商铺、海贸、家中仆婢统统都需要人手。
所以灾年的时候许多大族甚至愿意主动跟随者官府赈济灾民。这样的赈济或许是出自于谋求一个好名声,但更多的是为了那些遮盖在救济面纱之下的利益。
官府一天发一碗稀粥,再加上大户们发出来的粮食,灾民们好歹是饿不死了。但是为了不让灾民们吃饱喝足进城找工作,这样的救济等到他们挑够了人手之后就会迅速的停止。
况且在农业社会,工作的机会是极其少的,本地人尚且不够分,哪里轮得到外地灾民。所以绝大部分灾民最终只能够被大户们挑中做隐户,鲜少能够保留自己的良籍。
灾民聚集已经好几天了,管事们挑过了好几轮了,留给沈游的全是“残羹冷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