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村里她才发现,村民们每日喝的都是存在缸里的河水或是井水,全是未煮沸过的水。不是他们不想喝热水,而是一来没有培育出喝热水的意识,二来也是因为燃料不够。
山里的柴火是要留到冬天才肯动用的,稻草秸秆这种也是要节省的,每日烧饭完毕后即刻熄火,绝不肯多用一星半点。
沈游曾经推断过,这个时期极有可能是小冰河期,天灾频频、气温骤降致使粮食产量变低。在这种时期,民众们就得在冬季存下足够多的的取暖物并且尽可能的减少活动以降低消耗。
一切都要为了冬天做准备,否则寒冷的冬季没有取暖是真的会冻死人的。
至于炭这种东西,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农人们收获的粮食骤减,一文钱都要掰成两瓣花,必要的时刻必须拿钱买粮食,哪儿肯花钱买柴薪。
所以沈游自从来了丁家村之后,先是购买了一批柴火,但是她凄惨的发现陈王氏根本不肯烧热水喝。
迫于无奈,沈游只能每日一嘱咐,告诉她做朝食的时候记得顺手烧热水。
可这样一来,家里的柴火消耗就快了。更麻烦的是,六个孩子都习惯于顺手就从缸里取水喝,哪里肯等陈王氏烧水再晾凉。
光是为了掰正他们这些习惯,沈游就耗费了很大的力气。
“诸位,今日我们要学的第一课是识字”。
现在众人正分坐在侧间,六个孩子最小的也已经有六岁了,经历过逃荒,他们比绝大部分同龄人更懂事,虽然不知道沈游为什么要养着他们,但是能够治病、能够吃饱、又有个安生地方落脚已经极为幸运了。
这极大的促使了这帮孩子们过早的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