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游忙的不行,周恪也在忙活着盐田。这琼州本地的盐全是小打小闹,民众们私煮出来的盐类。就算有官盐,产量也不高。乃至于年年都有盐工逃亡。
大齐的食盐多数是井盐,煮盐工人叫灶户。多数由普通农人或者是刑徒犯官充当。灶户中最具有技术含量的是会打盐井的山匠。不过这一类人是官府看得最严的。
沈游去看过琼州官方的盐场,那是极为传统的柴薪煮盐。极耗费人工,并且出盐量很少。
周恪没有选择找山匠打盐井引地下卤水。而是直接买了海边一大块荒地。
“你可以试试看晒盐法”,沈游对着周恪买来的五个普通灶户说道。
五个灶丁都只会普通煮盐,算是整个盐场技术含量最低的工人。他们面面相觑,压根儿没听过什么晒盐法。
其中一个半低着头,身体瑟瑟发抖,还得壮着胆子回道:“郎君,盐场都是照着井、灶、笕大类分工的,少说也要有个七八十人,咱们拢共也就五个人……”。
这个灶丁已然满脸为难,“还有这个晒盐法咱们也没听过……”
沈游头痛不已,她也只是听过晒盐,只知道以日光暴晒代替柴薪以减少人工和柴火消耗。可如今真要用了,沈游只恨自己当时怎么没学理工科。
然而就算她学工科,现在也没有时间啊!
如今的沈游事务繁忙,根本无法再像从前金陵油坊那样带着大家一起研发油料工艺。
“薛明远他们已经动身,快要到了。等到了之后再开始研发制盐的工艺改进吧”。
周恪无可奈何的点点头,“薛明远手下可有能教匠科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