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沈游同步进行的是周恪的清剿海盗事业。

琼州府周围就有许多小型岛屿。这些岛屿上隐藏着诸多海盗。不过,从前琼州穷的时候,这帮海盗们也跟着穷。

好不容易琼州富起来了,海盗们的心也跟着火热起来了。可一看,琼州府的护卫舰队也跟着起来了。

这帮人忙时打渔为生,闲时劫掠为生,根本不算是职业海盗。

周恪要清剿的主要团体并不是这帮人,而是纵横于神应港到番禺港这一段路线上的海盗。

神应港—番禺港—泉州港连成了一条海贸线路,汇集着巨额的财富。神应港作为后起之秀尚且还比不上两个老牌港口繁华。

但琼州府的船队迄今为止都没有从番禺港到泉州港,就是因为这两个港作为四大名港之二的繁华富庶。

昌盛的泉州港、番禺港吸引了大量的海寇。说实话,这一段航线基本上被那些大的海帮吞并了。

大一些的海帮明里暗里代替朝廷收关税。除了关税之外,还有巨额保护费。交了关税意味着我们允许你走这条路但不保证安全。只有交了保护费才会保证在这段路上你不会被抢。

周恪孝期曾经打理过金陵周家的船队,甚至还借机发展出了自己的船队。他当然知道周府年年要交出去以万两为单位的巨额保护费。

原本你负责交钱,我负责保护,大家各自安好。可偏偏闽地矿工已然割据成了一方势力,朝廷一力清剿,闽地战乱不休的状况下海贸收入大减。出海的船队一旦减少,海帮本身保护费这一收入锐减。

而海帮自己也有船队从事海贸,但在战乱的情况下,许多闽地上层恨不得把钱换成土地或是干脆离开闽地。没了消费者,从海外而来的香料价格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