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恪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火热的氛围顿时下去了一半。

没有谁提问为什么不用禅让制,这简直等于明明白白的暴露了野心。

“你们想象中的大权独揽、高高在上是不存在的。目前草定为内阁制,阁员为九人,首辅一人,次辅一人,外加七部尚书。不论官职高低、年岁大小,人均一票”。

这是目前为止最能够让大家理解并且接受的制度,因为这就是从大齐的内阁演化而来的。

大齐皇帝多年不上朝,内阁却可以自行运转。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内阁制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也是众人接受度最高,沈游和周恪认为目前为止最具可行性的办法。

只不过大齐的内阁无正名、无法定,没有任何明文规定,连人数都能够变动,所以沈游和周恪试图去除皇权,再将内阁制度彻底条例化。

“如果首辅、次辅与其余的尚书们权利相当,那要这首辅有何用?”,公文宣是真心提问的,“依我看,倒不如首辅三票,次辅算两票,此外,吏部尚书执掌官吏考评,号称天官,倒不如也算作两票”。

在场众人纷纷点头,谁知道自己会不会坐上这三个位子,那还不如先行扩大权利。

沈游摇头,“假如照你所说,只需要首辅、次辅、天官三人联手,那这票数已经占据了一半以上,这样的表决就没有意义了”。

周恪补充道:“况且首辅并不意味着权力,而是无尽的责任”。

对于周恪而言,这是真的肺腑之言。他上辈子干首辅干得心力憔悴,全是因为责任心太重,也因为权柄过重,遭人攻讦。

不过这样的肺腑之言在座也没有多少人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