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目前为止,共计有十六个实验对照组”,负责主管水泥路修筑的三级匠工魏舒云站在黄泥路上,这是徐闻县出城的一条路。

她的眼前已经不是尘土满天的黄泥路了,而是十六段根据不同工艺铺设完成的水泥路。

“我们在实验室里做过简易的水泥铺设实验,原本实验还算是顺畅,但是实验一旦放大到真实的路面状况上……”。

魏舒云无比郁闷。水泥研发六年,一直都是她负责的项目,眼看着终于有了点成果。万万没料到,光是前期水泥路的铺设就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更别提后期还要跟作坊合作一起开发水泥的生产设备。

她只要一想就觉得长路漫漫。

“目前主要出现的问题是哪些?”

沈游很冷静,出问题才是正常的。在这种什么工业原料都没有的时代,这些水泥全是琼州的匠人们花费了六年的时间一点点试验出来的,甚至光是最初的石灰石、铁矿石的配比就试验了两年多。更别提后期烧窑的温度等等问题了。

“路基夯土程度、是否需要添加垫层、以什么样的垫层为主、水泥层铺设厚度、水泥裂缝等等问题,数不胜数”,已经是五月份了,魏舒云额间全是热汗,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急的。

“不要急”,沈游沉声道,“慢慢来”。

“先生,我会尽力完成任务的”,魏舒云是真的着急,这个项目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有了水泥路,他们就能够将徐闻县与琼州海峡相连的码头修建完毕,甚至还能够勾连起琼州各大作坊。

这样一来,运送物资的速度就会变得极快,在即将到来的战争里,这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可现在水泥路这个项目迟迟不能完工,不仅赶不上极有可能到来的徐闻县守城战,还极有可能因为在水泥上巨大的资金投入而拖垮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