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着粥,一起进了孙莲花的肚子。

咽下了满腹的血泪,她终于等来了一碗热粥。

与孙莲花一样的是其余数千灾民。他们拼尽全身力气,踉踉跄跄的跑到施粥点前面。他们拥挤着、尖叫着,发出各式各样无意义的声音。

像一曲杂乱的乐章,祭奠远去的饥饿和战乱。

“大人,第一批共计收拢灾民六千余人”,简弘笑得牙不见眼,“此外,还有源源不断的灾民在涌入晋安府。”

简弘作为晋安主官,看见手底下人口数目增长,他自然高兴。

周恪笑起来,“怎么?不心疼你的粮食了?”

简弘当然肉痛,那么多的粮食都耗费在了路上,能不心疼吗?

但是简弘觉得花都花了,心疼也没用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值回票价。而作为一个出色的行政官吏,他势必要让这帮灾民付出劳力,绝不会平白无故养着这帮人的。

“大人,已经是九月底了,若算上分田安置的时间,到了十月份,这一批灾民正好赶上晚稻收割”,简弘美滋滋的盘算起来,“十月份之后便是寒冷的冬季,正好弄一弄修桥铺路以及水利建设的事儿”。

周恪嗤笑,“你和农科的人商议好,安排便是”。

简弘高高兴兴的领命离去,留下周恪一个人坐在二堂梳理思绪。

晋安府有了人口,按照沈游和他一同制定的策略,官吏们会先赈灾,再分发荒田。紧接着是各类招工和修桥铺路等基础建设。

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储蓄到第一批粮食。这个时候,晋安府就算是缓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