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皂衣军素来就有剿匪的惯例。一则用作小型练兵,二则也为了保境安民。

没有了那些山贼匪寇拦路,道路上又有了诸多驿站。安全性获得了保障后,伴随着这些官道的延伸,商业迅速繁华起来。

跑商的商人们沿着这些道路,不断的开拓市场。南来北往之下,这些一年前才纳入皂衣军麾下的州县迅速复生。

赵识不止一次的在路上见到赶路的各色商人。有农人进城贩卖菜蔬鸡子的,有大型客商从苏杭来的商户前来贩卖绸缎,还有行商从南边来贩卖新鲜水果,荔枝椰子,上面用厚厚的冰镇着。

荔枝这玩意儿运输不易,便颇为昂贵,等闲人吃不起。赵识曾有幸尝过半盘,一口咬下,汁水四溢。其丰润甘美的滋味,堪称一句齿颊留香。

若不是正在赶路,军纪约束之下,他势必要买上一盘的。

是的,买。

因为赵识向沈游打听荔枝是否为贡品。沈游却笑着说,他们没有进贡这种说法。这荔枝应当是商户自己运去贩卖的。

赵识心下叹气。缴纳贡品,官府只会支付少量的财货,甚至根本不付钱。没了贡品,也算是替百姓减负。

不过话也不能这么说,上缴给皇帝的贡品一旦打出了名头,总会有达官显贵想去试试的。商户们打出了货物的名头,或许可以覆盖掉缴纳贡品产生的损失。

但这种情况是极少的。

更多的,是像采珠人那样,被皇帝圈禁,辛辛苦苦采来的珍珠不仅不能温饱,年年还得固定上缴一定的珍珠。要么,逃跑失败或者交不上珠子活活被打死,要么就为得一珍珠,葬身鱼腹间。

去了贡品制度,也没了太监们为了剥骨吸髓而开设的“皇店”,无论如何,总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