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沉默不语。在座的没有蠢货,自然知道刘三俊话里话外的意思。
最冷、雪灾最严重的的时候,皂衣军尚且还有赈灾的能力,秦承嗣光是打仗就要耗尽力气了,根本无力赈灾。
北齐百姓会饿死、冻死,甚至会引发百姓们大量起义。
这个时候,如果皂衣军出现了,试图攻城略地再方便不过了。因为百姓们以及当地驻军根本没有抵抗的心思。他们巴不得皂衣军能够入城赈灾。
除此之外,被冻死的绝对不止有普通百姓。
秦承嗣大肆征调来得士卒,大约有十万人。但是其配套的民夫可能就需要二十万。两相叠加之下,秦承嗣要依靠三十万两银子供养三十万人一人一套棉衣等等。
他哪里供得起?
届时,这十万大军里少说也有十分之一分不到棉衣,只能依靠单衣御寒。毕竟能被征来得士卒多数是家贫的,他们本身就没有棉衣穿,还要在寒冬腊月出去打仗,站到室外没一会儿就得失温。
毕竟旷野之下,打仗的时候可没有柴火烧来取暖。
寒冷的时候不适宜打仗这句话对双方都是有效的。但是皂衣军好歹有棉衣棉帽,能吃饱喝足,又身强体健,对上单衣单裤、仓促拉出来的北齐大军,谁输谁赢简直不言而喻。
只是利用雪灾这法子太损伤人命,刘三俊说出口的时候心里颇为难受。
“没什么好难受的”,周恪冷静道,“我们打下了北方的地盘,尚且还可以去接济在雪灾中受害的百姓。若是不打,秦承嗣无力赈灾,这些百姓就只能在雪灾中死去了”。
“若不趁着最冷的时候打,天气一暖下来,对秦承嗣最为有利。届时打起来,我们死的人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