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香江旧事 璨月蝶心 1484 字 2022-11-01

教学楼拟定的名字是“清音楼”,取苏妈妈的名字苏清和苏姐姐的名字苏音聚合而成,也算是苏韵和苏阿婆能为她们所做的一点纪念。

回到家后把这件事和苏阿婆一说,苏阿婆也是老泪纵横感叹不已:“好,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办,我明天和你一起去学校签名。”

因为这个大手笔捐楼的事情,苏韵和苏阿婆还上了一次报纸。

其中,当然还不乏有些小报在暗搓搓地计算了一下苏家现在的身家:《天生一对》这部出道作是苏家作为大股东投资,纯票房利润不算多几个地方加起来可能不过100万,但后续的外埠市场版权费和录像带费用分成是肯定超过了的,而且苏家本来就有“苏阿婆炒股”到手的好几百万……

至于海外的《人工智能》、《艺伎回忆录》和《灵异第六感》三部电影,都是票房大爆过的,苏家这次分到的是大部分美金和日币,按汇率换算加起来估计在香江的身家可能过亿!

过亿是什么概念?

去年被icac逼到跑路的雷探长就是身家五亿,苏家就靠着在电影圈里面混了几年,利滚利滚出了五分之一的探长身家!

虽然苏家的资产很大一部分是不动产和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手的分成,但短短数年能从屋邨阶层混到九龙塘,已经算是奇迹一般的速度了!

这个身家完全能去中西区住半山豪宅,为什么苏家还留在九龙塘住普通富人的小洋楼,除了认识的亲戚朋友大多居住于此的原因之外,也是因为暴发户的发家方式不好融合半山阶层吧?

说到底,过亿也就是在他们这些普通人的眼里是超级富豪,但半山那边那些真正的豪门、家族等来说,只不过就是一个走了狗屎运的暴发户。

而且苏韵这两年基本都在国外发展,留在家里的除了苏阿婆这一个老婆子,就是菲佣和保镖。

有吕少龙在道上的名气照拂和邹运华的关照,兼且还有邻居王家在旁边照看着,这些年倒也没发生过什么大事:有名气的社团都要靠“脸”发展,若不是穷途末路不要脸了,都是不会去搞偶像级人物和他的亲传弟子的。

以吕少龙在江湖上的地位,大社团一旦有意出手,必然是会遭受到全江湖的唾弃——哪怕其中的高层并没有多少真心来声讨只会在心里觉得自己慢了一步,但底下那些靠着“义气”维持的中低层社团成员,却是实打实会为此而愤怒。

这样多方对峙的情况下,反倒是便宜了吕家和苏家,让其不容易受到迫害。

但世界上总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同样也是易防“君子”难防小人,那些见钱忘义的小社团和小人物,却是最让苏家这种新兴富家头疼的。

因此,苏韵时不时回来香江暂住时,都会加大力度雇佣保镖巡逻和加建花园的防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