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这本小说能推荐吗?

众人也没纠结,起身围到电脑前,唐全礼噼里啪啦一阵操作,登陆了公共邮箱,刷新了好几次,终于收到了陈天弘发来的邮件。

点击下次附件,耗费了几秒才下载完成,刚打开附件,大家望着文档里显示的字数怔住了。

那是整整六位数!

“五十一万字?我没看错吧?”

文化部的一位副部长不敢置信的说道。

“不会错,这算什么,他曾创下一个月写过百万字的纪录。”

“可那是网文啊,能和传统文学相比嘛?”

“哎,韩部长,你这话说的立场就不对了,你忘了《羊脂球了。”

“咳咳,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长篇的传统,一个月的时间就写出来了,质量上是不是。”

“是与不是,看看不就知道了。怎么着各位,你们是和我一起看,还是我让人打印出来?”

“算了,老唐,我回去看吧,五十多万字,不是一时半会能看完的,告辞了。对了,天弘那天的确说了还要再写一本关于弘扬文化的。”

石局长第一个提出了告辞,临走前特地给唐全礼确定了信息。

紧接着朱彦霖也告辞而去,最后办公室里只留下了唐全礼和他的秘书。

“《狼图腾?难道是写狼的?狼身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嘛?这真是一本关于教育的?”

抱着疑惑,唐全礼阅读起了正文。

《狼图腾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华夏ng最后一块靠近边境的原始草原中。

主人公陈阵是位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京都青年,他自愿来到ng大草原历练,因为狼的缘故和牧民融为一片。

当地的牧民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生态特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靠着草原牧羊放马,和强悍狡猾的狼一起维护着草原的生态平衡。

主人公陈阵认识了牧民中最有威望的老人毕利格做阿爸,跟着他学了很多关于草原的知识,特别是草原上的狼的故事。

他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牧民既憎恨狼,因为狼是侵犯他们家园的敌人,会吃他们放养的牛羊。同时他们又敬畏着狼,将狼作为崇拜的狼图腾,从它们身上学习智慧和团队精神,以及捕猎的才能。

甚至他们有个习俗叫天葬,每当有牧民去世时,家人便会把逝者的衣服全部脱去,再用毡子把尸体卷起放到马车上,送到天葬场,到了之后,加鞭让马快跑,直至逝者被颠下马车。

然后跟随的家人会把毡子打开,将逝者仰面朝向天空,就像刚来到人世那样单纯坦荡,此时逝者已经属于狼,由狼将他送到腾格里天的身边。

由此,主人公陈阵对牧民中的“狼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亲眼目睹女牧民和小孩与偷袭羊群的狼徒手搏斗,也曾跟着毕利格见证群狼怎样在头狼的指挥下,一举成功围猎几百只黄羊

为了研究狼,他甚至在一次掏狼窝活动中,偷偷的留下了幼狼喂养,想通过一只小狼的成长,探索狼的习性和狼的哲学。

可惜好久不长,因为某些人的贪婪,抢了狼储存的食物,狼群为了报复偷袭了军马群,外来干部不顾牧民的反对,开始了大规模的围猎狼群的战斗,现代化的武器使得狼群损失惨重。

而狼在死亡前的尊严和牺牲精神,震撼了许多参与围猎的人,也使得干部们惊恐,他们一边开展灭狼行动,一边在草原加大放牧量,破坏了草原的生态平衡,草原环境开始恶化

与此同时,陈阵养的小狼因骨子里不被驯服的精神而最终死去,为主人公讲解狼图腾的毕利格老人也逝去,他成为了草原上最后一位实行天葬的人。

令人感到的悲哀是,送他魂归腾格里的,是同样已成孤狼的白狼王。

最后,陈阵回到了京都,草原上的牧民结束游牧生活开始了定居生活,草原上的狼也基本消失了,来自于蒙古草原的沙尘暴已经遮天避日地肆虐周边的城市,人类终于尝到了自己亲手种下的苦果。

等唐全礼看完《狼图腾的故事,已经是一周之后的事情了,毕竟他不可能全天的看书,身为文化部的部长,他的工作有很多,就这还是牺牲了休息的时间。

看完之后他的心情十分复杂,不知道该如何给这本长篇下定义,说它好吧,故事中描述的一些“狼文化”观点不太正确,说它差吧,还蕴含着民族,哲学,宗教思想,乃至生态意识。

“罢了,罢了,既然是老石要的,那就问问他怎么看吧。”

叨咕了一句,唐全礼拿起手机给石局长打了过去。

好一会电话才接通,并且电话那边的声音很是吵闹,像是很多人在争论着什么。

“喂,唐大部长啊,何事?我这忙着哪。”

石局长的话音里透着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