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2页

说话之人,正是此次百家殿文会,负责臻选儒家学子的一名老学究。

别家传人,像法正这样的,不过才做到学究。

这名老者连传人都不是,就已经是资历很老的学究了。

他看了荀有方一眼,又看了看秦枫,语气淡淡说道:“有这个精气神,大可以留到一个月后的曲水流觞去辩论一番。到时候,既有奖励的彩头,又可在学宫众多前辈面前一展身手,岂不美哉!”

他若有深意地看了秦枫一眼,玩味道:“正好有些人要为流派存续,必然要倾尽全力,赢了自是一桩美谈,输了,也没什么好不服气的了,不是吗?”

第2310章 师父姓姜,名雨柔!

这名老学究的话,乍听之下没有什么问题,但细细品味起来却叫人感觉骨鲠在喉,芒刺在背,极不痛快。

什么叫输了没有什么好不服气的。

这明显就是在警告秦枫,要他有本事就到曲水流觞的文会上去辩论,不要在百家殿文会这等小场面逞口舌之快。

整个百家殿之内落针可闻,几乎所有人感觉有些不妥。

如果仅仅只是荀有方与这加入经世家的白发学子叫板。

别说是吵起来,就算是今天在百家殿上打起来了,都可以用一句“小辈胡闹不识大体”,直接就揭过去了。

可是一旦作为师长的老学究入场调停,看起来好像是避免了百家殿上一时对于荀有方不利的局面,扭转了劣势,实则是饮鸩止渴,封锁了儒家与经世家以后斡旋的余地。

那名老学究在上清学宫的儒家颇有一些名声,不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也就是说,对方并不考虑这件事情会在以后带来的后果,或者说根本不屑于跟小小的经世家以后有斡旋谈判的余地机会。

在他们看来,小小的经世家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在曲水流觞的论辩大会上有什么出彩的表情,更不要说有可能压过他们上清学宫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