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千童生中,只取前五十为秀才。

苏慎要做的事便是前五十中挑出前十的禀生,确定好案首及前三。

首先排除的便是字迹不算特漂亮的,毕竟将来就算殿试,圣上入目第一眼看的这个。

接着主看策论。

策论代表着一个学子对南康国朝廷时事看法,能否有新意,提出中肯意见。

他一份一份瞧着,将前十挑出后,拿出了四份考卷。

“文乐。”

苏慎将学政喊来:“这四份策论无论是破题、立意、文采都属于翘楚,不分伯仲。你结合着帖经、杂文、诗赋成绩,将名次排出便好。”

“辛苦先生了。”

“无碍。”

苏慎喝了口茶:“不过这清河郡今年考生实力倒是比往年强上一些。”

“先生可有特别看中的。”

周文乐好奇,他老师往日可是很少夸人的。

“你先将名次排出我再与你说一说。”

苏慎现在讲,保不准学生就因着他的喜好,改了名次。

学政应了声是,立马组织人弄好榜单。

陈教习震惊的看着自个监督时印象深刻的两位童生,竟然都在前十之列。

“先生,这是初拟榜单。”

苏慎接过,把孟平、沈子昂除策论外所有考卷翻了一翻,看着榜单上面排名,满意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