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按照唐晓晓的安排,有序的退出了正殿。此时殿内围观的乡绅土豪才得以上前,“吴大人,万幸万幸,您且放心,我家还有些勉强能用的药材,一会儿我让人给您送来。”
“吴大人,您这儿要是人手不够,我家这几个仆妇倒是用老了的人,您大可放心差遣。“
“吴大人……”
包围圈内的吴大人抬手作揖,“各位的好意,在下心领了,某已经派人去请大夫了,想必很快便会到的,此刻也不耽误大家继续听大师讲经,家中还有事未安排妥当,在下先行告退。”
吴大人说完,朝唐晓晓他们做了个请,带着几分不容分说,“这位夫人,请随我来。”
这吴大人都这么说了,唐晓晓几人也不好拒绝,只能跟着他往后院走。
站在一边一直观望着的赵宗源也抬脚跟上了。
刘小月走在唐晓晓身边,轻声说了句,“县令。”
“你怎么知道?”唐晓晓一脸惊讶的看着刘小月。
刘小月故意放慢脚步,让她们和吴县令保持十来米的距离,“杂货铺老板说,吴县令家夫人能有200斤。您看他们都叫他吴大人,那太太四个人搀不住,妥了,肯定就是吴县令了。”
“别瞎说,200斤肯定没有的,180斤最多了。”唐晓晓此时关注的点也是非常奇怪了。
刘小月觉得老翻白眼,习惯成自然到时候不好看,忍住了这样的冲动,“您甭管人家几斤,重要的是,这人是县令!”
“县令怎么了?县令家孩子吃枣儿也会卡啊。”唐晓晓觉得刘小月现在不行,觉悟不行,怎么能有这种阶级观念呢!
忍了很久,终于忍不住了,刘小月还是翻了个白眼,“娘,您是不是把我们家铺子榷酒的事儿忘了?”
嗯?倒不是忘了,压根是没放心上。
就知道她娘根本没记起来这事儿,刘小月不得不叮嘱道,“一会儿要是县令问您要啥赏,您千万别忘记这事儿!别一会儿直接做好事不留名儿啊。”
刘小月的理论是,做好事为啥不能留名儿?这不欺负老实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