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一切破坏法治的古怪现象背后是有很深的民族、历史和宗教感情色彩的,当时奥匈帝国政府的很多官员都是犹太人,哈布斯堡皇室也重用犹太人,犹太人在奥地利非常富有,垄断了很多赚钱的行业。在煤炭,钢铁,造船和铁路行业,到处都有犹太资本家的资本在运作,他们除了控榨取高额的利润之外,还对各行各业的日耳曼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再加上社会上总是有一些民粹派的街头演讲鼓动家,在散播一些反犹太人的言论。所以此时奥地利社会上对于犹太人及他们的财团是非常反感的,而对于像少年阿道夫希特勒这样敢于公开殴打一个犹太财阀的儿子的日耳曼少年,还有很多极端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认为这不是一种犯罪,而是一种对于那些富有的犹太资本家的应有的惩罚。正是由于社会上的这种氛围,为日后希特勒的反犹情结和法西斯细菌的繁殖,制造了一个利于其滋生的温床。
午饭少年阿道夫希特勒是和那两位警官吃的,他们吃的是土豆烧牛肉,味道还是蛮不错的,少年阿道夫还喝了一些啤酒,这是他头一回喝啤酒。他现在感觉酒足饭饱,那些喝下去的酒精还使得他有些飘飘欲仙的感觉。
吃过午饭之后,那两位警官的其中一位,带着少年阿道夫希特勒前往镇上的警察局。在警察局里,他们办了一些手续,然后这边给林茨那边拍了一份电报,说已经抓住了通缉犯,少年阿道夫希特勒,当日将通过火车把他押送回林茨。
少年阿道夫希特勒坐上返回林茨的火车之后,他突然发觉,内心变得无比轻松了,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押送他的警察,一个人漫无目的的看着窗外,另外一个人在看着火车上销售的小报,两个警察好像根本就无心要看押他的意思,而且他也没带任何手铐或者脚镣之类的戒具。
少年阿道夫也把头转向窗外,此时奥匈帝国正值春季,火车窗外的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景色,生机勃勃。这让少年阿道夫感觉到心旷神怡,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好像在被押解的途中,是觉得正在坐火车进行一次免费的旅游,而马上就要回到林茨的家里了。他自己也知道这种感觉很奇怪,但是他又挡不住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的产生。
经过一天一夜的火车颠簸,两个警官终于和少年阿道夫希特勒到达了林茨。在火车站,押送少年阿道夫的两个警官和接收他的两个警官做了交接,然后又乘火车返回了他们出发的地方。
这两个林茨的警官为少年阿道夫希特勒戴上了手
铐,其中一个脸刮的很干净的警官对他说:“你很幸运,那个犹太阔佬的儿子只是皮外伤,现在已经出院了,而且你的年龄还不到负刑事责任的时候。一会儿我们会带你去少年法庭,在那里走一个简易诉讼程序,你会在感化院里呆上一段儿时间。在那之前你可以和你父母见一次面,他们已经赶来林茨了。”
这位警官的这番话,在少年阿道夫希特勒的意料之中,这让他觉得自己回到林茨是正确的选择。他们一同上了一辆警车,警车把他押到林茨市政厅旁边的法院,果然在法院门口,他见到了自己从布劳瑙赶来的的父母。少年阿道夫的父亲一脸严肃的表情,看到少年阿道夫从警车上下来一句话也没有说,而他的母亲则用手绢捂着脸,哭哭啼啼的。押送他的两个警察并没有允许他们之间进行交谈,只是让他们匆匆见了一面之后,就把少年阿道夫希特勒带进了法院的门里。
奥匈帝国的法院修葺得金碧辉煌,庄严肃穆,法院里有很多审判厅,但是每一个都关着大门。少年阿道夫希特勒被两个警察带进了一个小型的门里,里面坐着一位戴假发穿法袍的法官,他的鹰钩鼻子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的眼睛,看到两个警察押送来的少年阿道夫希特勒,他便抬起他那耷拉的眼皮,用含含糊糊的声音说道:“你是林茨
中学的阿道夫希特勒?是这样吗?”
少年阿道夫回答道:“就是我,法官大人。”
“你在19xx年xx月xx日,在林茨中学的校园里,殴打了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同学,有这回事吗?”法官又冷冷的问道。
“有这么回事,法官大人。”少年阿道夫希特勒也毫不示弱的冷冷的回答道。
“你打他是出于什么动机呢?”法官又冷冷的问道。
“因为他是犹太人,我看他不爽!就是这样的,法官大人。”少年阿道夫希特勒直截了当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