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这种反动的右翼准军事组织,对左翼知识分子和左翼政治家进行谋杀。
安东尼奥门多萨还把他自己的这种行为叫做社会卫生学,他说一切自由主义者、左翼知识分子,还有布尔什维克全都是巴西社会上的传染病,这位年近六旬的政治社会警察总长还心心念念的要恢复军政府的统治。虽然他的这种想法得不到民众支持,但是由于现阶段巴西的社会局势动荡,他在里约热内卢州实行的这种白色恐怖政策对于整个拉美的革命浪潮来说,是一种现实性的反动。
克里斯蒂亚诺多斯桑托斯明白,光靠自己的组织,来完成刺杀行动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安东尼奥门多萨身居高位,不但有很多政府的警察为他保驾护航,而且还有很多右翼准军事组织,在暗地里做他的保镖。所以克里斯蒂亚诺多斯桑托斯还联系了与他们的组织同在里约热内卢的另外一个左翼武装组织“新普列斯特斯纵队”。
普列斯特斯纵队是巴西传奇革命家路易斯卡洛斯普列斯特斯在20世纪20年代所领导的一支反
对巴西大地主和垄断资产阶级考迪罗军政府统治的武装部队。“普列斯特斯纵队”曾经进行过著名的巴西两万五千公里长征。
在1924年至1927年之间,普列斯特斯为首的起义部队举行了二万五千公里行程的长征,打击了巴西的独裁统治,推动了巴西民主民族革命事业的发展。
原来在1922年11月贝纳德斯就任巴西总统以后,对内取消人民民主权利,镇压工人运动,对外推行亲美政策,激起巴西人民的强烈不满。
1924年7月4日圣保罗爆发的军队起义,点燃了巴西人民的革命烈火。10月28日,建筑工兵营工兵大尉路易斯卡洛斯普列斯特斯率部在南里约格朗德州北部发动起义,号召争取民主自由权利和推翻贝纳德斯独裁政府。由于得到农民支持,起义队伍扩展到一千五百人。为了支援圣保罗的起义者,普列斯特斯率领起义队伍北上,开始了“普列斯特斯纵队”远征。
纵队英勇战斗,采取灵活机动的运动战突破
政府军的重围和阻截,于1925年4月到达伊瓜苏河口,与圣保罗起义军队会合。
普列斯特斯建议制订了一个从南到北远征整个巴西以发动群众的计划,为此他把部队整编成拥有三千战士、分为四个支队的“第一革命师团”。参加纵队的有工人、农民、大学生、小资产阶级;有白人、黑人、黑白混血种人和印第安人,还有妇女。纵队虽然武器装备简陋,生活用品也很缺乏,但斗志顽强。他们翻山越岭,横渡大河,穿过沙漠,在原始森林和沼泽地里开道前进,绕过政府军据守的城镇,一直向北部挺进。纵队采取运动战的游击战术,常常以少胜多,在五十三次战斗中,使巴西陆军十八名优秀将领吃了败仗。纵队每到一地就发动群众,宣传革命主张,烧掉农民债约,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普列斯特斯因此而声名大振。但是,由于巴西各地的起义先后被镇压,纵队孤军奋战,处境日益艰难。
1927年2月,纵队在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北部同人数众多的政府军遭遇,在激战之后退入玻利维亚境内,并被解除武装。普列斯特斯流亡国外,以
后于1934年加入巴共,并成为巴共领袖。“普列斯特斯纵队”在二年半时间里,转战十四个州,行程二万五千多公里,它促进了巴西人民群众意识的觉醒,丰富了斗争经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而“新普列斯特斯纵队”就是为了纪念以上伟大的巴西人民的革命运动而成立的,他们之所以用“新普列斯特斯纵队”就是要继承前辈的革命遗志,不但要进行军事斗争,还要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这场革命运动中来。
“新普列斯特斯纵队”与“新革命武装前卫”虽然在意识形态领域有相同的追求目标,但是在组织上和人员上有一定的矛盾,所以他们始终不能很好的拧成一股绳儿,一起闹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