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了1958年,离艾森豪威尔的共和党政府刚刚获得了连任,大小杜勒斯,一个还是美国的国务卿,一个还是中央情报局的局长,他们还在紧锣密鼓推行所谓的艾森豪威尔主义,也就是在冷战中的美国扩张政策。
此时朝鲜战争刚刚结束没几年,朝鲜半岛上空的战云刚刚散去,中南半岛地区的战争又开始悄悄打响了。而此时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要填补由于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失败,英法在中东留下的力量真空。可是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和约旦四国政府两度发表声明,拒绝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但与此同时,伊朗和伊拉克等国却获得了“美国军事援助”。从此,美国势力进一步挤进中东地区。
为了配合美国在中东地区采取的进取政策,中央情报局和英国的军事情报局准备在中南半岛地区策划一个大规模的阴谋,那就是进一步扩大在越南的
军事行动,将其演变为一场覆盖整个中南半岛的大规模武装冲突,从而牵制苏联和红色中国的注意力。
为了实现这一阴谋,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英国军事情报局准备在香港召开一次高级别的会议,讨论整个远东的战争局势。本来伯纳德明作为51区的科技负责人,并没有什么理由去参加这个会议,但是艾伦杜勒斯还是希望伯纳德明作为一个熟悉情报科技,又熟悉欧洲情况,又熟悉亚洲情况的情报官员来参加这次会议。而伯纳德明也表示对这次会议非常感兴趣,并且表示愿意到香港那边去看一看自己多年没回去的中国大陆。所以他也如愿以偿的能够来到了香港,来实现他与他的大哥“实武”见面的机会。
1958年7月14日,艾伦杜勒斯的专机降落在香港英军基地的专用机场,迎接他们的是英国军事情报局驻香港的总头领约翰麦金莱爵士。约翰麦金莱在二战时期就是香港英国情报机构的头子,是远东地区有名的情报战专家。
当他看到跟在艾伦杜勒斯之后下飞机的伯纳
德明,便眯起了双眼,仔细打量了这个拥有东方人面孔的美国随员。
约翰麦金莱和艾伦杜勒斯打过招呼之后,便走到伯纳德明面前问道:“您就是伯纳德明先生吧?”
伯纳德明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回答道:“我真没想到,约翰麦金莱爵士,居然认得我?我真是太受宠若惊了。”
约翰麦金莱爵士此时摇摆着双手,谦虚的说道:“不,不,不,您一定见过我的表弟。”
伯纳德明有些被麦金莱爵士的话弄糊涂了,于是他问道:“您的表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