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右武卫《五字经》采取相似命名手法,只少两个字——《三字经》。
尹金明与几位同僚曾在私下里揣测过,这本“私人定制”的《五字经》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段晓棠向来公私分明,公务与私交界限清晰,营中的将官们对她私生活了解并不多。
这个人选要懂军事、兵法还要兼具文化素养,右武卫将官靠着仅有的了解,出了两个“可疑”的人选——徐昭然和李君璞,都是传说中能文能武的人才。
借着南衙点卯的机会,有人试探过徐昭然,虽然能说上几句《五字经》内容,但显然并不熟悉,可以确定他并非作者本人。
至于李君璞,众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与他接触。再度听闻就是阻截骨禄一战,神仙一般的打法。而当众人看到那令绝大多数人都感到困惑的九军阵时,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段晓棠的评价——不说人话。想来他写的书,也非常人能看懂的。
孙安丰倒是从一开始,就将两人排除嫌疑,理由相当充分。
“写书的定然不是武将,‘南山’二字从来不是武将的追逐目标。”燕然、狼居胥才像话嘛!
众人如此探究此事,南山老夫子只是搭头,他们真正的目标是写《三国演义》的梅花道人。
作为右武卫最受欢迎的读物,哪怕对其中情节倒背如流,众人依旧兴趣不减。
甚至某些有家底的将官当真去买了一套《三国志》回家细细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