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肖军长着一双桃花眼,笑起来时让人如沐春风,余盼暖很喜欢看他笑。
在她的想象中,她爹爹就应当是这样,温和耐心地对待她与娘亲,而不是像父皇那样,对她动辄打骂,还对娘亲不好。
自逃难后,余盼暖就鲜少像今日这般开心,卢舟舟见状亦有些错愕,忍不住揉她的头发。
是她的错觉么?
女儿对顾将军的印象很好,似乎蛮喜欢和他相处。
之后她们还会和镇北军常来往,女儿喜欢和他们说话,也算好事。
“赈灾施粥一事,刻不容缓,既然将军的心思,与我不谋而合,此事就尽快实施下去,日子就定在三日后,三日时间有些紧,不过,足够我们准备,将军觉得如何?”
他们可以等得,灾民等不得,整个西北,每日不知饿死多少人。
卢舟舟此前没有出面赈灾,是因自身能力不足,顾虑太多,如今没有了这些顾虑,她自然希望,计划的进程能尽快推进。
“好,就三日后。”顾肖军的想法,与卢舟舟确实不谋而合。
这段时日抵御羌国人来犯与操心粮草,令顾肖军焦头烂额。
他每每站在城楼上眺望,看见大洲境内流离失所的百姓,深深地无力感,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
眼下来了一个卢舟舟,解决他们最主要的粮食的问题,他自然要做好自己应做的。
“没什么事我就先告辞回固县,赈灾一事,我还未与家人商议过,我得回去和他们商议一二,将军见谅。不过将军无需担心,不管怎样,粮食我都会出。”
区别在于能不能出人,要是卢王两家人另有顾虑,不愿帮忙,卢舟舟就独自去搭把手,能尽一点心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