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刘清明在武怀远的协助下,开始分别审讯那些从军区大门口抓进来的“不速之客”。
一共十二个人。
其中四人很快便招了,他们是四海集团保安部的员工,声称是奉了保安部经理的命令,过来“配合行动”,主要任务是拍照录像,收集刘清明“欺男霸女”的证据。
至于另外八个,全都是市局的警察。
这些人一开始还嘴硬得很,态度嚣张,声称他们是奉了燕局长的命令,前来“接应”刘清明。
反而指责部队方面“不讲规矩”、“越权抓人”,要求立刻放了他们,否则要去投诉。
刘清明对此早有准备。
他让武警战士将这八名警察一一分开,单独关押。
然后,他挨个进入禁闭室,对每一个人都用了同样的策略:“你的同伙已经全部招了,就在隔壁。现在给你一个机会,是顽抗到底,一个人把所有责任都扛下来,等着坐牢;还是坦白交代,争取立功表现,你自己选。”
这其实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囚徒困境”。
这些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但关键在于,谁也不知道别人是不是真的会招供,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去赌别人的义气。
只要攻破其中一个人的心理防线,其他人自然也就没有再抵抗下去的必要了。
说穿了,他们也只是奉命行事,又不是什么杀人越货的死罪。
没人愿意死扛。
不到两个钟头,八名警察便先后选择了坦白。
刘清明拿着厚厚一沓口供,走出了最后一间禁闭室。
他来到武怀远的办公室,拿起桌上的军线电话,直接拨通了市委办公室的号码。
这是公事,他没有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