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军需的一条线。
张大公子指示,栾贵田自然全力配合。
正所谓领导一句话,下面跑断腿儿,一层层往下转,调配流程正好到了吉林陆军骑兵第四旅,于是就合并在了一起。
一个小职员唯恐出错,还特意给吉林省军需课打了个电话,一再叮嘱到货后别搞错了,并且要派人把这1500套军需送去吉林东部的响马哨。
原本到这一步还没什么问题,坏就坏在郭松龄的热心肠上。
他不放心,又给吉林军需课打了个电话,叮嘱务必要赶在下雪前把物资送到,还要跑趟省政府把委任状取了,一并送去响马哨。
郭松龄不知道的是,这批军需分给了骑兵第四旅,并且由他们来分配并且运送。
而第四旅的旅长叫张海鹏,字仙涛,他与郭松龄不对付,很不对付。
又一次接到军需课的电话以后,才知道这件苦差事是郭鬼子安排的,于是在他的暗示下,这批军需换成了替换下来的旧货。
至于说这1500套新军需怎么处理,旅部军需处有的是办法倒卖出去,衣服不太好办,可那些棉被和棉鞋,都将换成亮闪闪的袁大头。
常浩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就在奉天省城小东边门外。
他是张作霖重办讲武堂后的第一期学员,1920年4月毕业,同期合计222名学员。
常家是奉天城数一数二的皮货商,常浩是这一代最小的一个,自幼桀骜,和各级长官相处的也不好,旅长张海鹏吩咐下去以后,三转两转到了他头上,被参谋处抓了‘壮丁’。
此时听外面已经被包围,常浩并不慌神儿,撇了撇嘴,傲然道:“怎么着啊?还想击毙我们不成?”
唐枭呵呵一笑:“浪费那个子弹干嘛?我只要新衣服!”
“没有,就这些东西,爱要不要!”
“那就不好意思了,各位只能留在这儿了!”
“你敢?!”常浩火了,拔枪对准了唐枭的脑袋:“小子,信不信我一枪打爆你的脑袋?”
“信!”唐枭不退反进,把额头顶在了枪口上,笑笑说:“来,开枪!”
一旁的许大炮掏出了手枪,全神贯注盯着常浩的脸。
没想到碰上个混不吝,常浩眯起了眼睛。
他跋扈不假,可并不傻!
很清楚这一枪要是打出去,自己这些人走不出响马哨,就算不被千刀万剐,也得被这些胡子点了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