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风雪归人

这些人,都是哈尔滨乃至整个吉东地面上,跺跺脚就能引发地震的头面人物。

一旁还有媒体团,记者们都带着笨重的照相机。

如此重大事件,哈尔滨所有报社几乎都派来了记者,有《中东日报》、《大北日报》、《滨江时报》、《国际协报》、《哈尔滨午报》、《东三省商报》。

中东铁路机关报《哈尔滨公报》。

有日方背景的《北满洲》、《西伯利亚新闻》和《哈尔滨新闻》。

以及俄侨主流报纸《曙光》、《边界》、《前进报》、《亚洲通报》等等。

记者们交头接耳,都在等着这位新任警备司令的到来。

“排场不小!”唐枭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带着一丝嘲讽,也带着掌控一切的自信,“提速!别让‘老朋友’们久等!”

他双腿一夹马腹,踏雪长嘶一声,陡然加速。

身后二十几骑,再加上浩浩荡荡的混合旅士兵,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裹挟着漫天浮雪和凛冽杀伐之气,轰然冲向哈尔滨的东大门!

马蹄声如惊雷骤止,风尘仆仆的队伍挟裹着硝烟,瞬间压垮了场中所有低语寒暄。

空气凝固,千百道目光灼灼,聚焦于黑骏马上那标枪般挺直的身影。

记者们开始拍照。

‘嘭嘭’声响,镁粉闪光灯的白烟,在冷冽的空气中升腾起来。

还有约五十米的距离,踏雪一声嘶鸣,停止了奔跑。

唐枭端坐马背,催马缓步向前。

陈卫熊他们跟上,身后的士兵还在聚集,迎接人群中,已经有人拱起了手。

十一年后,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选用了一张由佛罗里达州投稿来的照片,来稿人在信上说他姓刘,曾是《大北日报》的记者,这张照片拍摄于1926年。

《生活》杂志将这张照片命名为:《GeneralTangHaltsatHarbinsGate》(唐将军勒马哈尔滨城门)。

下面还有一行中文的艺术化译名:《枭将临关·凛冬止戈》。

这是刘姓记者坚持的,否则就不同意发表。

照片中:

乌骓踏雪前蹄凌空,喷吐的白汽混入零下三十度的寒风。

一身戎装面目冷峻的年轻将军,掌中缰绳深勒入黑革手套,玄呢大氅翻涌如松花江封冻前的最后一道怒浪。

身后骑兵阵的枪刺丛林,在浮雪中淬出冷光……

唐枭居高临下,冰锥般的目光缓缓犁过迎接的人群,所及之处,寒意如毒蛇般窜上一些人的脊椎。

他这才看清,这些人里,虽说大部分都是军政商三界要员,还有几位日本军人和苏俄人。

这些人,真是无孔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