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雨犹豫了一下,在纸条背面写下:“鸟或许不羡慕云,但它一定渴望飞翔。”然后将纸条折成飞机,趁老师转身板书时抛了回去。
就这样,一场无声的对话在数学公式和英语单词的掩护下悄然进行。他们讨论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分享对未来的迷茫,偶尔也会吐槽高三生活的压抑。林小雨发现,陈默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平凡——他读过很多书,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内心有一个丰富而自由的世界。
“你为什么总是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林小雨在一架纸飞机上问道。
陈默回复:“有些声音不需要大声喊出来也能被听见。就像纸飞机,安静却能够抵达目的地。”
随着交流的深入,林小雨开始在课堂上注意到陈默——他听讲时微微皱眉的样子,思考时转笔的小动作,还有偶尔与她对视时迅速移开的目光。她发现自己竟然期待每一天的“纸飞机时间”,这是枯燥备考中唯一令人心跳加速的时刻。
四月的一个下午,事情出现了转折。
班主任宣布要调整座位,说是为了优化学习氛围。林小雨心里一紧,这意味着她和陈默可能被调开,他们的纸飞机通信将难以继续。
那天放学后,教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陈默罕见地走到林小雨桌前,放下一个纸飞机后迅速离开。林小雨打开它,上面写着:“明天课后,天台见好吗?我想和你说件事。”
那一晚,林小雨失眠了。她不确定陈默要说什么,但内心有种莫名的期待和不安。她想起过去几个月来的纸飞机传信,想起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默契与理解。高三这一年,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学习,唯有与陈默的交流让她感觉到自己不只是个考试机器。
次日,当夕阳为教学楼镀上一层金边时,林小雨推开了天台的门。陈默已经等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精美的笔记本。
“我要转学了,”他直截了当地说,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颤抖,“父母决定送我去国外读书,手续已经办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