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页

却说距离岱城有且仅有三四十里远的苏城之内,一群身穿蓑衣的人站在高达五六丈的水泥堤坝之前。

“戚大人,下官刚刚亲自上堤查看过了,水位光今日就已经上涨了三丈,是不是应该打开闸门了?”当地知府走在装备的严严实实的戚淮山面前恭敬的拱手。

如何不能恭敬呢?这雄伟壮观的堤坝可是他亲眼见到这些人组织成千上万的军士们,一点一点的筑起来的。

在此之前,知府甚至都不相信国师随便一说,这老天就真的会降下瓢泼大雨。

若非戚淮山等人拿着圣旨和尚方宝剑前来,并且也不让他们地方官府出钱出力,知府怕是根本就不会放任这些朝廷来的官员占据他们的主干道,甚至推到某些房屋建筑物,在堤坝之外,再铸堤坝。

但是随着这堤坝逐渐的铸成,在竣工当天,知府亲自走上那高达五六丈,换算为国际单位,就是十六七米高的眺望台,顿时便被这雄伟壮观的大场面,给惊呆了。

当然那一切,都不及他刚才走上看台的那一刹那。

滔天洪流,奔流而下,也不知是原来的堤坝材料太过容易被洪流冲破,还是驻得太矮,知府甚至已经看不见原本的堤坝的影子。

早前干涸的只剩下河床底部,还有一丁点水流的运河,经过区区五天根本不停歇的大雨之后,如今已经完全满当当得了。

在戚淮山等人的精心策划下,不仅将运河的水流给尽数用堤坝给拦截下来,甚至还将山间洪流也尽数引导进了运河。

处在低洼地区的百姓们,早早的就已经住进了安置房,由于官府甚至是朝廷官员时常会去慰问,百姓们对于自己家乡被水淹没,倒是没有表现得太过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