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初七边着吸面,将她所知的关于“盐熏”的事大致说了说。

此人是近来大火的网络写手。

写出《蜜糖罐》的燕灰是孟淮明处心积虑想要在短时间培养出的“厚积累”型文手,那么盐熏则是获取了一半的基本功,是能最快笼络资本的一类。

围绕作品而形成的产业链互相勾连成六芒星,紧密地汲取文字产生的现实额度。

这是孟淮明培养燕灰的备选方向,却迟迟没能践行,他们这些人,但凡与影视沾边,初始的结果其实并无分别。

而孟淮明希望能从这分别不大中争出个差别。

他想将燕灰牵到能与资源周旋的地步,不至于使他在长年的提丝木偶的生活中,不能自知。

盐熏的《薄恩》是一本师徒文,格局搭建的庞大壮阔,孟初七承认盐熏的笔力和能力,对方有着大多数隐匿于网络中的作者不同的人际脉络的结网本领,这使盐熏的势头足以压过同期竞争者,乃至前阶段低调的笔者。

孟淮明是规则的秘书,他要带出燕灰成为能掌握一点点发言权的纯核心技术的控制人,而不想退这一步的是成为推在浪潮前的靶子。

靶子最先沐浴丰厚的阳光,或也将经受最无情的榨取和箭镞。

孟淮明长期与他们为伍,井水不犯河水,他分明已将这其中的构架看透。

盐熏这个人,孟淮明没有见过,却不会陌生。

孟淮明曾与靶子和利箭对抗,结果却一败涂地。

那都是上辈子的事了。

盐熏在燕灰死后,倒扣《亲爱的窗边人》抄袭他的作品。

上辈子孟淮明想还燕灰死后一个清名,可那时即便连这微不足道的一点,他也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