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我在边关搞建设 炼意 1489 字 2022-11-03

牛三郎是知道内情的,陶倚君花了一日的时间与他和李县令细说过,只不过涉及到铁器,需得天子行令才可开建。

“那就好。”陶倚君笑起来,“我与诸位说的挣钱,就是这个坊市。”

陶倚君使人拿了一张大图出来,羊皮绘制的,有一条案大小,专绘的城南。

“这个只是我的设想,还需要大人们商议后才能定下。这个坊市,就是在座诸位来钱的渠道。”

陶倚君在图上画了一个圈。

“坊市顾名思义,是专做器具的地方。诸位可能就说了,之前也有,都是些匠人自己做来卖的,与我等何干。”

“可不是嘛,我们虽然有些生意,但没有几家有工坊的。”

陶倚君没有急着解释,转而介绍起了工坊的大概划分。

“农具坊,纸浆坊,膳食坊,还有金银坊。目前我想到的就这几类,大家若是有其他想法也可以提出来。”陶倚君又取出单独的一张羊皮卷,“农具坊是制作生产农具的,属铁匠和木匠。纸浆坊是集合了造纸跟印刷两种。膳食坊最为简单,是专门制作可储存食物的地方,如酱、干肉、豆青一类都可以归入此坊。最后一个金银坊则是接受首饰和金银器具定制的。不过我请教过甘家主,他家所经营的首饰器物都是从关内送来,另有就是靠近关内的几个大城里制好了送过来的。”

甘家是城中经营首饰饰品独一份儿的家族,从有了边城就有了他们家族,其他的生意很少掺和,就这一行绝对被他们所把持住了的。不过甘家这一代的家主是个中年面瘫,不管何时何地,都没有表情显露,旁人也看不出他心里的打算。

“为何没有织造坊?”有布商周家和皮毛商同时出声询问。

“这一点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向二位解释。”陶倚君露出一抹苦笑,“诸位应知,我陶家在城外造了一座织坊。之前我向大人献策的时候,就提过在城内建一座织造坊,可大人却说不用。”

陶倚君叹气,无奈的看了一旁的牛三郎一眼,对方也苦笑着摇头。

他们俩都心知这是李县令在给陶倚君好处,就指望霍桐能在上峰那里帮自己多说几句好话。毕竟他一来就出了这么大一场事故,搁其他地方,绝对是革职的结果。也是这儿是边城,大家族的人不乐意来,愿意来的上头又担心为了蝇头小利就私通外族,择来择去好几年才选定了他来接任。

“其实,县令大人说的也不错,大娘子的织坊已经是边关一带独一无二的了,再来一个织造坊未免浪费,倒不如将之归入格物坊,所有毛皮、刺绣、家具等与日常有关的,都归入此坊。”

旁边有家主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家就是经营家具类的,如果有这个格物坊,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占一席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