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我在边关搞建设 炼意 1489 字 2022-11-03

除开几个脑子转不过弯的暴发户,其他人在陶倚君提出坊市的时候,就明白了她的打算。这小女郎人小心不小,是想将他们这座不起眼的小边城打造成边关重镇,商路往来行商云集的地方。这坊市听上去没啥要紧的,可真的把持住了相关坊市,就相当于把持住了这个行业的话语权。难怪陶倚君会说这是来钱的门道,若是真的以后开了互市,日进斗金都不在话下。

几个大商贾大家族的主事人围起来小声商议如何划分,另有一些自知无法分一杯羹的则找上了陶倚君,问他们可有好处。

“自然是有的。”陶倚君给牛三郎使了个眼色,示意对方来说,毕竟她因着霍桐的身份,不太方便插手城建,至少是不能明目张胆的插手,这时候牛家就起到了吸引目光并出头领路的作用。

“诸君可看到这两处了?”牛三郎用扇柄点了点地图上的两个地方,“此两处就是大人考虑重设的集市,西南这处离西门近些,可交易日用杂活和粮食青菜等等,另一处就专门是交易贵重的物资了。从这里有一道侧门可以直接通往城外,有专人把手,是修建来运送货物的。而城外这一片荒地,大人打算召集诸君划分土地建成仓库。”

“为何要建在一起?”

“方便啊,再有这里靠近官道,以后商队不需入城便可将商品入库。并且新建的仓库多了防火防水的保障,即便是再来一场大火,也不会使诸君的货物付之一炬。”牛三郎似笑非笑的挑了挑眉,果不其然看到其中几位脸一白,眼中充满痛惜。

作者有话要说:  开启城市建设第一步。

为了以后不搞混,我今天手绘了一副城市地图,给自己点个赞

第六十二章

“大娘子这一招用得不错, 城里大部分的富户都乐意出资,如果李县令再能请到一笔赈灾款, 重建边城也不是太难。”

相比牛三郎的乐观, 陶倚君却不这么觉得。

“此次是人祸非天灾,想必上面是不肯拨赈灾钱下来的, 只怕最后还是要落到百姓头上。”

一个边城小县, 又没有特别的税收来源,府库的钱财是不能挪用的,想要修城, 最后还是得在老百姓身上刮油。

牛三郎也不是不知道这点,只不过他从未为了钱财发愁过, 是以一时之间也想不到如何充实一个县城的银库。

在他们谈论此事的时候, 李县令也正在跟霍桐和冉将军谈及此事。虽然建城不要军队那边提供支援, 可到底霍桐是本地官衔最高的长官,于公于私, 李县令都觉得他应该就这事儿知会两位将军。与他们一通讨论的还有县丞, 此人一直掌管县里的税收, 被李县令一番追问下来, 整个人都跟蔫吧脱水的萝卜一样,皱皱巴巴的。

“小方城虽然往来商队不少,可这里毕竟不是大市,且每年秋冬深受草原威胁,还要自筹一部分军饷,县衙能有这点压底钱已经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