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青云上 流年语 1414 字 2022-11-04

韩文山看了季沛霖默下的卷子,微微点头,“不错,治水一道为师也不甚精通,但你能答成这般也算上乘了,就是这诗还是差强人意。”

季沛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内心也不遗憾,“老师您也知道,弟子作诗一向不行,今日还算发挥不错了。”

这点韩文山自然明白,捻了捻胡须,“也是,不过为师觉得还是策论为重,各位大人也会酌情考量的。”

第19章 如愿

清晨,刘鸣如往常那般到礼部,翰林学士向修明和礼部右侍郎钱修都已经到了。他二人看到刘鸣都弯腰作揖,喊了声大宗伯。

刘鸣态度和煦,“既然两位大人都到了,我们就开始看卷子吧。左右只三份,看完大家一起商议,老夫再将结果呈给皇上。”

两人齐齐称是,但其实对这几分卷子并无太大的期望,若真有才学,当初为何不下场科考?说白了大家心知肚明,能以恩荫入仕的大多都是家中瞧着没什么出息,又不想说出去难听,恩荫不管品阶高低至少也是个官。

所以一贯补试是没多少人来考的,因为大家也不傻,对自己的能力也有数。考的人已是不多,能过的人也就更少了。所以先帝在时就有人提议废除补试,先帝思量之后还是决定保留,故而这个传统才一直延续到现在。

大家都秉承着走个过场早点结束的心思开始拆卷子。虽然只有三人,但为公平起见还是糊名的,只有判完卷子才能去掉。刘鸣拿到的正好是季沛霖的。他一看字迹先是点了点头,再看文章。原本只是随意扫两眼,可看着看着刘鸣不禁回过头细细品读。

这边向修明也是一般的反应,向修明在翰林待久了,仍是文人赤子之心。许是之前期望太低,突然眼前一亮,不由得赞出声来,“不错,也算有模有样。”

刘鸣一听顿时好奇,“怎么,修明手中那篇也不错?”说完又看向钱修。

钱修皱着眉将手中卷子摊给大家看,“这人根本没写。若这样何必来考?”

刘鸣和向修明对视一眼,想到昨日那位早早走了的主,再想到鲁国公那张严肃的脸,眉心都跳了跳。

刘鸣无奈,意有所指,“既他没写,我们也没法给他判,这事说出去也不是我们丢脸。”

刘鸣说完将手中卷子递给钱修,“你来看看这份,我瞧着倒写的很不错,早知道应该让李大人来,他才是这中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