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青云上 流年语 1414 字 2022-11-04

刘鸣口中的李大人是工部尚书李右年,这治水之事若说起来还是工部的活。但当时六部谁都没把这事放心上,也不觉得这帮考试的人会有什么真知灼见,对主考官也就没有仔细考量。

钱修看了看,眼中也闪过一丝意外,“的确很不错,行文缜密,有理有据,就是不知道他文章所说是否真的站得住脚?”

向修明听他俩在一旁一个接一个夸赞,心里痒痒也凑过来看,“当真有那么好么?我看我这篇已经算不错了,虽然辞藻华丽了些,落到实处不多,颇显空洞,但试帖诗倒是大气。”

等接过一看,向修明频频点头,“倒也不错,但我还是觉得先前一篇更好。”等往下看到试帖诗,向修明又犹豫了,“文章锦绣,这诗倒是不太相称啊。”

刘鸣笑着缓和,“这试帖诗的确不过平平,但也不算差了,与我看来还是比修明你那篇稍胜一筹。”

向修明摇头欲反驳,钱修笑着打圆场,“既如此,不如都取了。”

向修明没出声,算是默认了,而刘鸣低下头思索,片刻抬起头来,“那老夫就去呈给陛下,若陛下无疑义,就都过了。”

钱修突然想起一事,嘴角微扬,“两位大人觉得这两份卷子各自是谁的呢?”

向修明不假思索,“依我看,能对治水提出许多想法,行文老练仔细,像是张太傅□□出来的。”刘鸣也如此想。

等拆掉糊名,看到文章上方清楚的“季沛霖”三个字,三人皆是吃了一惊,钱修最年轻,忍不住出声,“倒是我们都看走眼了。”

刘鸣也深深看了一眼,然后带着卷子去了御前。宋星槐正在御书房批折子,听到刘鸣的话,这位年轻的新帝也来了几分兴趣,让刘鸣把卷子拿来瞧瞧。

刘鸣恭敬呈上,“回陛下,虽他二人各有些不足,但问题也不大,看卷子是下了苦心的,是以臣三人想着都过。”

不知为何,新帝虽然不过二十,威严却好似比先帝更重些,刘鸣始终不敢放松下来,低着头。

宋星槐大概看完,声音含笑,“有不足也合理,哪有十全十美的?只要多加指点,想必将来也定能为朝廷分忧。”

“说起来爱卿这些时日为此也辛苦了,朕这新得了些春茶,爱卿带些回去尝尝。”宋星槐说完又点了点季沛霖的卷子,“送去给李右年看看,他应该会有兴趣。”

刘鸣赶紧叩谢皇恩,等出了御书房才轻轻舒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