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时候我就又正视起口罩的便利来。
潘德小姐接着说:“我妈也总是说我没有一个斯拉夫人的鼻子,但她的鼻子明明和我一样小。我们的鼻子都长得像外公。”
那我要感谢你外公,我心想。我很喜欢她小巧的鼻子。
“我猜他和你说俄语了?”我换了只手提东西,“感觉像是彼得会做的事。”
“离开祖国的第一年,对跨文化人群一无所知的俄罗斯男孩儿。他的大学生活总是很‘丰富’,有一次期末考之前,所有人都在突击学习,他一定要拖着我去找馅饼。我当时根本就不知道那是什么!”她在形容馅饼时说了个带大舌音的俄语词,“作为一种报复,我开始和他说波兰语。如果是口头交流,加上肢体语言,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当然俄语累赘的部分语法还是会给我带来理解上的障碍。”
讲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潘德小姐的声音特别小。
“而且有的接格也很奇怪。”她又悄悄说。
我决定照顾她的情绪:“我想应该是那样。”
潘德小姐扬了扬眉毛。
“东欧说不同语言的人能像巴基斯坦人与印度人那样沟通自如吗?”我又道。
“差别更大一些,但只要掌握了一门斯拉夫语言,要学别的就容易很多。而且印巴两国出身的人能否顺利沟通也要看地区,至少对我来说有些困难。”她看了看我,“当然事情总有解决办法,英语这样文化强势的语言,肢体语言,诸如此类。你猜我怎么学会分辨印地语和泰米尔语的?”
我点点头:“我知道那种感觉。当你被同胞模样的人问路,或者走进一家中餐餐厅,而对方却首先选择说粤语——对我们来说这尤其常见,早年去到世界各地的华裔几乎都是粤语或闽南语母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