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知道,修建防御城墙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不是为了防御旧屯的进攻,而是抵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的第三次丧尸潮威胁……。”
在占领忻城之后,粮食问题就成为了发展的焦点,虽然城墙工作是第一重点工程,但终有修建完成的一天。而粮食问题是天天都要解决的问题,而且随着忻城人口的增加,粮食必须保证自给自足,如何种植粮食就成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
通常其他基地会在有空地的地方种植一些作物,这可不是单指城外土地,而且城外土地种植粮食会经常受到变异生物的攻击,尤其是在被变异生物围困之后,城外的粮食就指望不上了。
不过和其他基地相比,忻城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其中最重要就是发展地上和地下粮食的种植。
地下开挖掩体,利用合成光线种植粮食作物,战时还可以作为防御工事使用,不过这个工程短期内是不可能完成的。
至于地上种植粮食,这可不是指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点蔬菜那么简单,反正现在忻城城内的土地也不却,紫心建议在忻城四处修建十座粮食大厦,每座粮食大厦占地十亩以上,分为地上五十层,地下二十层,和地下的防御掩体相连,每一层不是住人而是种植粮食,整栋粮食大厦在计算机的管理下,相当于增加一千多亩土地,十座就是一万多亩土地,每年可以种植四五季稻,养活十几万人不成问题。
计划不错,也有地皮可以修建,但是没有多余的劳动力可用,话说现在忻城的劳动力都在修建防御工事,和粮食一比还是小命重要。
香香之所以再提开垦土地种植粮食的问题,也是看到了马上到来的四五万劳动力,可鲁子鸣知道这是不现实的,目前能做的是尽快平息战争,修建防御城墙,最后才是粮食问题,这个顺序不能乱。
正在讨论平原基地平民安置问题时,派出去侦查的士兵已经回来了。
之所以怎么快就侦查完毕,完全是因为派出去的都是进化者士兵,这些侦查兵驾驶着汽车一路赶到两支军队驻防附近,利用普通人难以匹敌的素质靠近军营,同时释放侦查飞虫进入军营,神不知鬼不觉的刺探情报,就算被发现也能轻易的逃脱。
鲁子鸣听完侦查报告,抬头询问:“张教授,你认识这些人吗?”
“第八师傅涛、第九师韩辰涛两个人都是凭借战功从低级军官一步步升起来的,要说这两个人战斗力不弱,能打硬仗,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和四巨头完全不同,如果他们真把全部军队带出来,忻城还真危险了!”
第945章 断其一指
鲁子鸣也听说过两人,末世前只是一个小营长,经过几年努力,因为作战勇敢被委以重任,没想到这些人野心和实力一样大,叛变晋城基地是早晚的事情。
“不过鲁老弟也不用紧张,傅涛和韩辰涛来忻城并不奇怪,如果第二师姜利会来忻城才是怪事”,对于这三支晋城叛军,鲁子鸣知道的不多,张叶昌借机给鲁子鸣分析道:“姜利和四巨头的性格差不多,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为人谨慎多疑,往往一件简单的事情都能引起他的猜疑,所以姜利朋友并不多,就连傅涛和韩辰涛都不愿意搭理他……,所以军委想让他出兵很难”。
“和我们估计的情况差不多,傅涛和韩辰涛这次没带多少军队,能带一千多军队来进攻忻城,完全是想从军委嘴里捞一点好处,如果战事顺利的话,不排除趁火打劫的可能性。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傅涛和韩辰涛派兵来攻打忻城,姜利却一兵一卒都没动,这让两人会怎么想?”
和张叶昌说话就是累,这个老头子早年竟然学过心理学,不仅会吊人胃口,还懂得揣摩别人的心事,结合他对军事也了解一点,把对手分析的一清二楚。
其实打仗就是分析对手的心理,脾气有时能决定进攻的特点,是猛打猛冲还是步步为营,性格更加影响了一个指挥官的作战部署,多疑的人总是把别人想的一样复杂,从来不敢轻易冒进,而急躁的人往往先打了再说,稳重的人总是喜欢小心试探,深沉的人一般都是最后出手,张叶昌把这三支叛军的指挥官心里抽丝剥茧推测他们下一步会如何行动。
见鲁子鸣气定神闲的看着自己,笑呵呵不说话,张叶昌眯缝着眼睛道:“要说这三个人是一条心恐怕是扯蛋,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没有内斗,完全是因为势均力敌的原因,谁也没把握在进攻其他人时,另外一个人会想什么,这三个人喜欢相互牵制,如果只来一个人,另外两个人恐怕就会抄这个人的后路,结果我们看见这次来了两个人,而不是三个人一起来?”
鲁子鸣总算听明白了,这三支叛军的指挥官明为一体实为明争暗斗,不介意在对方受伤时落井下石踹上一脚,所以他们真的要防的不是鲁子鸣,而是身边的人。
问题是这些和自己好像无关吧!
自己现在都顾不上,别人家里的烂事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张老头扯的是不是太远了。
思考问题走神的鲁子鸣突然听见张叶昌道:“如今局势微妙,不能等更不能指望,要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方是上策?”
“何为上策?”
张叶昌胸有成竹慢慢答道:“突袭两支叛军中的其中一支,让他们三角平衡势力出现裂痕,到时就算我们不去攻打他们,他们内部也会自乱,只要他们内部一乱,这三支叛军就会不攻自破,到时旧屯就会孤立无援,对忻城再也构不成什么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