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多的执政,让王允忽然之间苍老了几岁,头发又多了些许白发,皱纹也深了几分,因为他终于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天子依然是天子,但是天下却不再是当初的天下了。
自从将兵权从集权下方到地方豪强之后,朝廷对这些诸侯的管控力就越来越差,以致于现在就算王允想要收回兵权,也是有心无力。
“难得今日众卿家齐聚,有本奏来,无本就都下去休息吧!”
献帝虽然只有十几岁,但还算是通情达理,如今西凉的羌族暴动已经平复,稳定了大后方,这才让他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
“老臣有本启奏!”
王允躬身向天子拜了拜,徐徐说道:“如今天下豪强四起,各怀野心,一时间难以降服,老臣以为,陛下应当以仁德之心倾心接纳,展现隆恩,这才能使社稷稳固,至于兵权的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看来献帝早就提出要收回兵权的事了,但是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是千难万难了。
兵是地方豪强征的,将是地方豪强的家人和心腹,就连百姓支持豪强的都要比支持朝廷的多的多的多,更何况如今的朝廷除了张云天的西凉军和杨奉的白波军以外,几乎没有可以动用的军队。
张云天有意瞒报了真实的兵力,只说可以调用的军力为一万五千人,杨奉的白波军兵力不俗,足足有五万多人,但士兵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训练,所以王允按照这样的情形来评估,现在朝廷自保尚且勉强,拿什么震慑群雄,只要没人谋反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丞相所言极是,却不知应当如何展现隆恩,才能让这些豪强附耳听命呢?”
献帝毕竟是个孩子,见识阅历都极为有限,很多大事小情都需要大臣们帮着出主意。
而满朝的文武,有才华的人尚未崭露头角,能说上话的基本都是那些靠着祖上的功绩,在吃老本的无能之辈,王允在其中就算是出类拔萃的存在了。
所以沉寂了半晌,最终还是王允自己把话头给接了回来:
“老臣以为,众豪强中,属袁绍势力最强,距离长安最近,应该厚待之,既然他已经占了冀州,青州和并州,就索性把这几个州牧的任命权交给他!再将爵位晋级一级,赐予绸缎千匹,以示嘉奖!”
众多的地方豪强当中,最令王允头疼的当属河北的袁绍,冀州人才济济,袁氏四世三公的名声在士子中威望极高,而且冀州是个大粮仓,很少闹灾,兵甲富足,最近袁绍又兼并了青州和并州,威势更胜从前,是个极大的威胁。
王允顿了顿,又看了看张云天,犹豫了一会儿,这才道:“另外兖州的曹操,虽然现在势力尚不壮大,但却是个忠心为国的良才,老臣以为应当罢免陶谦,将徐州赠与曹操,以示恩宠!此人曾对小女略有情意,老臣为了江山社稷,愿意将貂蝉许配给他,这样中原及北方地区则重新恢复到陛下的掌握之中,兼之荆州和蜀地的支持,振兴汉室,指日可待也!”
“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献帝稚嫩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台下的大臣也没什么主意,反正嫁的也不是自己的女儿,加官进爵也不花自己的俸禄,所以均无异议,纷纷表示认可,大拍王允的马屁。
张云天皱了皱眉头,王允这老小子之前抢了自己的头功,还没跟他计较呢,这回竟然又要爽约把貂蝉嫁出去!这不是把自己当空气呢么?他向前走了一步,抱拳道:
“启禀陛下,末将认为丞相所言乃是与虎谋皮,实非良策!”
(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句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是一愣,尤其是王允,他没料想到在朝堂上竟然又人敢公然和自己作对,当看到是张云天时,眼中闪出一丝既气愤又略微歉意的复杂情绪。
“云天,我理解你的心情,只不过如今我们在讨论的是国家大事,你还年轻,选择多的是,要知道,像你这样没什么背景,二十多岁就能成为三品安西将军的人,从大汉建国以来,可是凤毛麟角!切不可因为儿女情长,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啊!”
王允语重心长的说到,尽量压制心中的愤怒,他心里也清楚,毕竟是自己理亏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