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页

老话说的好,一分钱一分货,但这些发展中国家却要不了这么好的货,或者说大部分要的是便宜货,高档货只能釆购极少部分。

但这就够了,以王勇当初的想法,外贸只是辅助,主要还是努力扩大国内市场。

而外贸既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作为外汇储备,而是为了采购国家短缺的石油和矿产资源。

所以国家每年规定了一个外贸额度,而不是企业想销售多少就销售多少。

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国家规定了各国的货币兑换额度,这些外国客商,不再是拿着美元来中国采购,而是用兑换而来的人民币。

这些人民币都是一定的,是中国需要购买多少该国的石油和矿产,才同意与该国兑换多少人民币。

在这个过程中,是中国掌握主动,不再是用美元来衡量。

应该来说,所有国际贸易,用美元来衡量最方便,因为各国已经习惯了用美元衡量物价。

但中国不能这么干,既然要打破美元的强势垄断地位,就一定要与美元区隔开,哪怕吃一点小亏都在所不惜。

那么人民币以前就没做过国际货币,那怎么来衡量人民币的币值呢?还有各国的货币都不稳定,又怎么来衡量各国货币的价值呢?会不会刚兑换了,这些外国钱币就贬得一文不值?

这实际上都是各国最想解决的问题,也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受美元盘剥,深受其害,最想改变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