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一份奏疏转了一圈,重新回到霍光手里时,全场的结论已经出来,刘胥被排除在继任人之外。大行皇帝的兄弟辈中无人能继宗嗣,则下一步便在子侄辈中继续挑选。

这个人选显然也是唯一的,那就是有着倾国倾城之称的孝武李皇后的孙子,现在的昌邑王刘贺。

众人再议,这一回讨论就相对简单多了。刘贺年纪和大行皇帝相仿,又是李皇后的孙子,各方面的条件都与大行皇帝相差无几。霍光很是满意,至少在目前看来,除了刘贺已经再无更合适的人选。

于是讨论的最后结果定下了由昌邑王刘贺即位。霍光以上官皇后的名义发了份诏书,依照当年迎孝文皇帝一般的礼仪准备派人前往昌邑国在京官邸宣读玺书,迎立刘贺为帝。

在去的人选上,按理应是大鸿胪与宗正前往,霍光斟酌再三,最后让少府史乐成暂代大鸿胪一职,又重新提拔了已废为庶人的刘德为宗正,另选了自己的亲信——大将军府长史邴吉擢升为光禄大夫,中郎将利汉,此四人组成了一个颁诏迎帝的队伍,乘坐七辆驿车浩浩荡荡的前往长安城内的昌邑官邸。

这一行人出未央宫至郡国官邸,自然引来无数百姓争相围观,到得昌邑官邸,宣读皇后玺书。

“制诏昌邑王:使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征王,乘七乘传诣长安邸。”

留守官邸的昌邑国侍从又惊又喜,哪敢轻慢,夜漏未尽一刻,连夜举火发书前往昌邑国。而彼时在京畿,霍光又迅速将张安世迁升为车骑将军。

刘弗的撒手人寰,终于将一度缓和的政局矛盾的丝弦重新绷紧。

02、迎立

“皇后……皇后……”

炙热的阳光从指缝间落下,光斑在她眼睑上舞动。

她仰起头,在白茫茫灿烂的曦光中找到了他的身影。